领读13 | 资本大佬汪潮涌:百战归来再读书

作者:孟静 2016-11-04 12:43

孟静/文

信中利资本,用汪潮涌的话说是,相信中国就会盈利。十年前,信中利是国内最早从事VC、PE基金管理业务的独立投资机构之一,汪则是当时媒体报道的焦点。

本期“领读中国”的嘉宾是信中利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他15岁被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第一批学生,1985年被时任经管学院院长的朱镕基推荐,出国留学学金融,22岁进入华尔街工作,之后回国,1999年创办自己的投资公司——信中利。     

汪潮涌说,读书帮助创造财富,也是拥有财富后享受财富的工具。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位资本大鳄的投资逻辑,以及这些投资理念来自怎样的阅读经验与人文素养。


《经济观察报·书评》对话汪潮涌

对知识的渴求

经观书评:15岁上华工(现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那时候读书与现在再读书感受如何?

汪潮涌:我青少年时期读书主要是大学以前,一方面是应付高考,另一方面尽量地去涉足中外名著。作为理科生,补充一些文史、地理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

但正因为有了这些知识的积累,后来在工作中以及到全世界去,发现青少年时代读的这些世界名著,世界文学大家、国际艺术大师,他们所描述的历史上发生过的时间、地点、人物会不经意之中在脑海里浮现,这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庆幸读过这些东西。否则到了莎士比亚的故居面前,一部他的作品都没读过;或者到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想不起一首李白、杜甫的诗;或是看到最近在杭州举办的G20,没有任何的诗情画意,无论是“春江花月夜”也好,还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也好,人生就会变的很苍白。

今年5月份我去硅谷,看到琳琅满目的书,信息的爆炸,而且信息之广、之深、之专,让我觉得猝不及防。以前读书,学霸也好、书虫也好,在新知识时代之下是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有谦卑之心。

中国现在创业已经进入到创业5.0,我们现在碰到的创业者70%-80%都是博士或某个领域里有科研成就、有专利的学术带头人。作为投资人,必须要加紧读书更新我们的知识,去追赶他们的步伐。

从这个角度讲,读书不仅仅是以前说的那种素质的培养、气质的培养,眼界的培养,现在是逼着我们重新站在专业的角度再读书。当然跟这些大学者相比,我们只是能尽量去理解和听懂他们所说的专业知识,而更专业的领域还是需要有专家。

我的读书心得,最重要的是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还是回到当年老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又仿佛是青少年读书阶段,对求知的渴望再度被激发,而且百战归来再读书这种感受和体验更深刻。一方面是更有实用主义的视角,另一方面,需要再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因为需要理论、哲学甚至是世界观的指导,也是觉得自己过去读的文史哲方面的书太支离破碎。
亦师亦友的巴菲特

经观书评:评价一下你的好朋友也是老师,巴菲特?

汪潮涌:巴菲特读书很杂,他读书的方向也是多元的,当然他讲得比较多的是他当年的老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但是他花时间最多的是读各种各样公司的报表、财报,这也对,我们现在平时专业上读的最多就是各种各样的报表、行业介绍、专业分析报告。

其他的书比如:《大而不倒》、《资本之王》、《滚雪球: 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Tap Dancing to Work》。

对我们来讲,我们该学的专业知识,在大学、研究生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现在没必要再去读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或市场学,这些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经观书评:关于巴菲特,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是《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汪潮涌:那书1996年在中国出版的第一版,序是我写的。书的译者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的朱武祥教授,是我的学弟。

1996年出版的那本书很简陋,很小的一本书,但是是第一本在美国、更是在中国,系统地介绍巴菲特思想的书。

经观书评:你是巴菲特的朋友,跟你求证一下,巴菲特判断经济环境好不好,是去商场百货大楼,看买东西购物的人多不多?


     汪潮涌:那是非常浅显的说法,巴菲特绝对不会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判断经济。

首先他有一个非常宏观的考量,比如他看美国的经济或世界的经济可能是5到10年一个周期,或者更长时间。具体是逛商场,或是牛排馆去吃饭,还是看公司年报,这是他的具体手段而已,更多的是看专业的报告。

最早他刚开始投资的时候,是从身边一个简单的事情去着手,比如他把奥马哈小城的家具店、糕饼店、糖果店都投遍了,后来比较晚投了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然后再加上几家保险公司。

现在他的公司规模大了,不再去投小的项目,现在基本是一个项目一两百亿,他主要看这些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他做投资大的思路还是消费升级和服务升级,可口可乐就是大消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就投全球化,经济发展也是得益于全球化。
离开华尔街,创业与投资

经观书评:结合你领导的信中利的投资,不管是早期投百度、张朝阳搜狐,还是“三高、三大、三新”的投资方向,投资的方式有受到巴菲特的影响吗?分享一些做投资的心得?

汪潮涌:信中利过去17年,早期是专注投高科技互联网,以硅谷模式为榜样,后来公司的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开始加上巴菲特的模式,以产业投资、并购重组为目的、战略,所以现在是两手战略,一个是硅谷战略,一个是巴菲特战略。

这是中国目前存在的最大的两个机会,信息产业的成长性加上企业和市场资源并购重组。我觉得在中国如果抓住这两个机会,再成长二十年、三十年是没有问题的。

举个例子,11年前我们投资华谊兄弟,中国的电影票房只有10个亿,去年400多亿,今年600多亿,这就是一个高速成长的消费升级、大文化的例子,类似这样的项目,我们投的比比皆是。同样,投大文化、在线教育、体育、影视、娱乐、VR这些很时髦的东西,都离不开读书。因为这个圈子就是一个文化人的圈子,必须要跟他们有互动和对接点。

经观书评:大健康、大体育是你比较关注的方向,讲个具体案例,去年领投深圳前海的一个智能骑行品牌LIVALL,对这个行业你是如何判断的?

汪潮涌:互联网聚集了大家在网上的娱乐社交、电商购物、互联网金融、支付,这些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还有更多的侧面,比如体验消费、体育,这些很难在互联网上得到满足,需要亲自去实践。无论是羽毛球、网球、跑步、冰雪、游泳、足球,这是需要O2O的模式。包括教育,既有网上的教育,也有面对面的教育。

而健康行业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产生的一个巨大的行业,既有中药、西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机构,这是很大量级的一个领域。在美国GDP构成里面,医疗健康占到17%,比教育的14%,高出三个点。在中国,大健康、大文化是必然的一个投资的热点。

LIVALL就是集合大健康、高科技、大体育、大文化,以及互联网的一个跨界项目。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我们的管理团队提出的要求是,未来除了相关产品以外,要搭建了一个生态体系,增加用户人群之间的互动,提供的增值服务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这是我们信中利所投的15个体育项目之一。我们投的有冰雪、赛车、足球、体育展会、体育器械、体育传媒。

经观书评:最近都在说资本寒冬,你如何看这一判断?信中利是如何应对的?

汪潮涌:我们从来没有这种寒冬论,在投资人眼里机会永远都存在,只是你有没有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眼光和能力,没有什么所谓的寒冬论。

信中利今年的投资,整个投资额应该是超过去年的100%。最近在看我们的中期报告,我们在新三板800家公司排名里,市值排第七,利润排第十,人均创利排第一,投资机构利润排名是第二。

当下十年的人生规划与慈善事业

经观书评:你从15岁到25岁这个十年是读书,完成高等教育,35岁到45岁的阶段是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转变。当下这个十年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汪潮涌:我应该是从三十四岁创业,用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创业的原始积累,后来就一直在做社会企业家和投资家、投资人兼具的角色。

所以,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公益、社会活动、论坛、研讨会、训练营相关的活动。基本是按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在往后走,往后可能二十年、三十年,达到量变到质变,如巴菲特所说的雪球滚起来,最终能够回馈社会的力量更大,能够帮助的人更多。

经观书评:你不要做生意人、商人,而是做社会的企业家。你也做了很多慈善的项目,这些跟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读书经历有关吗?

汪潮涌:有很大的关联,一是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二是海外的经历。

在小时候“文革”期间父母下放,我在养父母的农村老家感受到村民之间那种很质朴的互助精神。一般村子里比别人能干的那个人就会去帮助其他人,而我的养父是个很能干的人,他既懂医术又懂武术又懂打猎、捕鱼,做木匠、竹器都会,所以他会经常去帮助别人。他那时候做乡村医生,很多时候都不收人家任何医药费,村民们送几个鸡蛋表达感激之情。在村子里,能人就会被大家所尊重,也就会去主动帮助大家。

在国外的时候,无论是国际小母牛公益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还是各种各样的NGO,甚至是教会,都是有公益心、助人为乐精神的。还有巴菲特和盖茨倡议的:成功企业家把自己的财富大部分捐出来。这些在无形中给我们树立了一种榜样力量,所以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在学习。当然我们中国慈善有中国的原创模式,希望将来我们中国的乡村互助,精准扶贫都能成为世界上独创的模式。

当然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会注重被投的公司既要创造财富价值又要创造社会价值,不投那些破坏社会、损人不利己的项目。而且我们给创业的企业家不断地去灌输这些理念,将来他们上市成功了,也鼓励他们帮助更多的人。做企业如果能盈利,给政府创造税收,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环境,这就是尽了本分。
给《经济观察报》读者荐书

经观书评:最后给我们《经济观察报》的读者推荐几本书?

汪潮涌:我最近读的书,一本是《寂静的春天》,讲环保方面的。这是在美国六十年代的一个著名记者写的,她这本书引发了美国五十年代的环保意识和环保革命。

第二本书是《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这本书还是蛮有意义的,探讨资本和社会责任,尤其是如何避免资本带来的贫富悬殊加大方面的思考。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