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栈网CEO田天:开拓教育分期的新格局

作者:经济观察网 2017-01-18 14:21  

课栈网顺势而为,瞄准培训行业的巨大潜力,以金融切入,招生粘合,SaaS绑定,有效满足了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的需求。

推荐理由:

当下中国教育市场是急剧增长的深耕行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教育机构正在为受众学员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经济的学习体验。课栈网顺势而为,瞄准培训行业的巨大潜力,以金融切入,招生粘合,SaaS绑定,有效满足了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的需求。关注产业互联,这既是中国经济互联网大格局的潮流,也是春晓资本投资哲学的体现。

——何文  春晓资本合伙人

口述:田天  课栈网创始人

创业一年回顾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的定位没有改变,还是希望打造一个教育培训行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金融分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项服务,占了我们营收的80%以上,算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资金方给我们钱,我们来放贷。贷款对象是参与培训的学生。资金方会给我们设定一个利率,我们放贷高于利率的部分就是我们的收益。课栈的资金方都是正规的国有资管公司,比如华融融德。8月新出的P2P的监管办法对我们的模式影响不大,因为我们不设资金池,资金来源也不是P2P。

课栈网是我的第一次正式创业。刚开始踌躇满志,而真正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我们融到了一大笔资金,却不曾有过使用大量资金的经历。团队里很多成员的心态似乎有了微妙的转变,开始失去创业的危机感。其次,资金相当于子弹,可一旦弹药充足,我们就忍不住想到处开火。面对竞争时我们总想跑得更快,于是马不停蹄地去堆积业务量,去开辟新的城市,一下子有了很多想法。可是现在看来,步子迈得太大并不是好事。

2016年1月之前,公司只有80多人的规模。当时我们只专注于金融分期业务。5月我们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很快公司已经扩张到220人。除了金融分期业务以外,课栈网的业务开始有了新的拓展。一方面我们开拓了招生业务;另一方面我们推出了针对培训机构的SaaS服务。招生业务主要是为培训机构导流。我们自己建立了一个流量分发平台,尽可能去对接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流量来源。SaaS业务是指我们提供的软件管理服务。通过向中小微培训机构提供一套SaaS系统,我们希望帮助他们实现招生、选课、财务等环节的标准化在线管理。

然而,在三面突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金融、招生还是SaaS,都需要专注才能有所作为。招募了很多人才加入之后,管理的精力未必跟得上扩张的节奏。事实上200多人的团队效率还不如80人的时候。以前一个人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可能变成3个人来做。在此背景下,我们内部很快做出了调整。我们几个合伙人一起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金融业务作为我们的战略核心。

聚焦金融分期业务之后,我们意识到培训分期市场上还有很多领域我们还没有切入。之前我们专注于英语类和IT类的分期业务,但K12(幼儿园到十二年纪)相关的诸多培训还没有覆盖。此外,职业教育培训,诸如财会、烹饪等还没有触及。于是我们确定了新的市场开拓战略,除了语言和IT,我们还必须拿下K12和职业教育。

此外,之前我们都是跟大型培训机构合作给学生提供分期贷款服务,合作方包括达内、北大青鸟、华尔街英语等知名品牌。现在我们开始把精力用于拓展与中小培训机构的合作。大机构的体量很大,签下一家大机构可以一下子拿到很多单业务,但是中小机构其实是一个总量更大的长尾市场。

因为明确了战略方向与目标,我们在2016年9月开始裁员,200多人的团队最后只留下了130人。裁员并不是因为资金紧张,2016年5月课栈网才刚刚完成融资。裁员之后,整个课栈团队更加聚焦,也更有效率。

值得欣慰的是,课栈的几位合伙人都一路坚持了下来。他们都有非常丰富的经历。COO魏炜曾在民社部工作多年,对培训行业从上到下有着异常深刻的理解。郭彦景是中国最早的个人站长之一,分管课栈的流量和招生。郝翔出身百度和腾讯,给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罗鹏曾是安邦集团的IT负责人,负责课栈的架构和产品。而我创业前一直在北银消费从事分期贷款业务。整个团队构成极具互补性。

2015年8月课栈平台上线,到12月已经做到了2000万人民币的业务量。这个行业每年的1、2月份时淡季,同学们都回家过年了,不会涉及培训和课程。课栈2016年的业务从3月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近8个月的时间,课栈已经累积放款6.4亿人民币。正常来说,一年差不多能做10亿左右的规模。2017年我们会走得更快,预计放款规模会达到25-30亿。

教育分期的竞争新格局

现在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有很多。3C产品、学费、旅游、二手车等领域很多都涉及分期贷款,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涉及到消费的分期贷款都属于消费金融的范畴。但是就资产质量而言,单纯从风险控制来说,培训课程分期贷款的坏账率相对较低。我们面向的群体多是一些白领和大学生。贷款的人拿钱去上课,本身并不是一个冲动消费的行为。

贷款套现是整个消费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很多人贷款买下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第二天就拿出去转手交易。也有人找很多身份证去套现。在课程培训的消费上,总体来看套现比较困难。我们的资金并不是直接发放给学生,而是通过合作机构来进行。就算套了现,课程的转让难度也较大。

总体而言,学费分期虽然利润没有别的消费分期那么厚,但资产质量相对较高,大量低成本的资金都会主动进入这个领域来寻找资产,所以我们面临的竞争也会额外激烈。在学费分期领域,之前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但大多数都没有幸存下来,现在学费分期这个领域比较知名的有三家,分别是百度、哈尔滨银行,还有我们课栈。

我们的金融业务合作重心从大中机构转向中小微机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在整个培训市场中,中小微机构其实才是真正的主流。诸多知名大型培训机构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还不到整体市场的1%。但长期以来,任何机构都没有真正地切入进去,主要是因为这个市场非常琐碎和杂乱,每一个业务都太小,也太细。

在中国金融服务主要还是依托银行这样的正规机构来提供。但是银行的管理半径和活动范围其实非常有限,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没有需求。拿培训机构来说,以恒企教育为例,它主要从事会计培训,在全国有近300家分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有贷款需求。但是除了工农中建交这些大型银行之外,很少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或者哪个银行的网点能够把它的分校所在地都覆盖。

银行要求其客户经理做分期业务时都要面签,但是对于业务的执行来说是不现实的。因为业务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如果派遣一个客户经理过去经办一个小额业务,成本太高。金融机构本身的体制很难适应现实的业务需求,所以需要消费金融公司来覆盖。在教育贷款领域,对银行而言信用卡即可覆盖,通常不会派人去做,所以会留存下来较大的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选择主动去承接这块业务。很多中小微机构可能只有几家店,我们涉及的贷款场景会更加琐碎,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业务将继续下沉。尽管会很累,但相对来说这个市场趋于蓝海。现在我们的教育分期业务已经包括语言、IT、职业教育、K12、兴趣学习这五大类。以后分期业务的品类会越来越多,培训机构的层级也会越做越深入。

(本报记者 高阳、向明汭 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