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主刀CEO苏舒:探索医疗本质

作者:王雪乔 2017-01-19 16:00  

苏舒:一年前,我说名医主刀的愿景是弥补‘看好病’的痛点。一年后,初心不变。

推荐理由:

名医主刀是国内专业的移动医疗手术平台,旨在为有手术需求的患者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手术医疗预约服务。平台汇聚了全球3万名手术专家以及数千张手术床位资源,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患精准匹配,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帮助患者解决“好看病、看好病”的切实需求。

——约印医疗基金

口述:苏舒  名医主刀创始人

一年前,我说名医主刀的愿景是弥补“看好病”的痛点。一年后,初心不变,我也越来越认识到,我们做的事情也是在帮助医疗回归它的本质,让病人尊重医生的判断,并一步步改善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互相不理解。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医生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每个患者充分沟通,他们一早上要接待40多个病人,不像美国的医生一早上接诊七八个病人,可以非常从容。

我们的平台做的事情就是做双方沟通的桥梁,帮助减少医生和患者的基础沟通成本,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大家对名医主刀最直观的认识是,病人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找到做手术的医生,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比如有些病人实际上不用做手术,我们贸然帮他对接到医生会不会耽误医生的宝贵时间;比如具体什么时间在哪里做手术,也不应该是医生本人应该操心的事情。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专业的有服务属性的平台,重视服务,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重视专业化价值的提升。

如何对接需求和资源

我们的平台并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手机app,背后有一个专业医疗背景出身的分诊团队和线下陪诊团队。

具体而言,术前我们会有一个专业医疗背景出身的分诊团队,有的甚至是有20年工作经验的外科医生,他们首先会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初步的筛查,是否有手术指征。将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第一批筛掉后,有手术指征的病例,我们再拿去征求医生的意见,并且是多个医生的意见,最终我们会把每个专家的意见都反馈给患者,最后的决定权在患者。因为患者也征求了当地医院、上级医院,甚至是他熟悉的一些医生、朋友的建议,他会做出一个综合判断。

患者得到反馈之后,确定要找到医生进一步咨询,就由我们团队的工作人员带着去找医生,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了一整套术前的手术方案制订的沟通服务。

医生和病人进行了初步的沟通之后,我们会和患者共同分析利弊,进一步倾听他的情况,进一步配合。我们把最终的决定权放在专家手上。一般一个患者的需求我们会征求当地管床位医生的意见,也会征求两到三个名医的意见,有的甚至还跟海外的专家进行会诊,最终由大家共同得出一个方案,是否手术是必须的,这样对于患者来讲是更加负责任,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需求。

我们对理想医疗环境的畅想是,专家的宝贵时间精力放在治疗上,由医生初步反馈后,我们再把意见提供给患者,节省中间大量不必要的一些医患之间直接的相对低效的沟通。

随着我们接触到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对病患需求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看好病的初衷是不会变,只是患者有各自的个性化需求,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配合。

有的患者希望找到全国最好的,不惜任何代价就要找到全国第一的医生来给我开刀,有的觉得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家庭情况,找到省里面的主任专家,有的希望一定到北京做手术才踏实,有的希望手术就在家门口,有家人的照护,所有这些需求都是多维度、多层次的。

患者的意愿与医生的专业意见并不总是吻合的,有的患者倾向于把专家请过来在老家开刀,但是专家认为这个手术的风险过大,当地医院的条件有限,到大城市的大医院来做手术,是对病人更负责任的做法,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尊重专业的判断,医生对于风险的认知,对于并发症的了解,肯定比患者本人更加全面。

随着了解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尊重医生的专业判断的重要性。中国的患者很容易相信久病成良医,自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强的权威性,在百度上搜过几十篇文章,问过几十个朋友就认为比医生更懂这个病情。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回归医疗的本质,尊重这些专家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以及职业生涯这么多的案例认知后,做出的专业判断,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疗本质的尊重。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也有需求。因为外科医生是一个非常有匠人精神的行业,需要不断的磨炼,不断的练手,达到完美。很多专家恨不得每天多做几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尽快熟练起来。受限于大三甲医院的手术台数,很多专家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到有空闲床位、手术室资源的医院里面多做几台手术,这也是响应国家多点执业的号召。

继续“三步走”战略

名医主刀一开始就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走是将单量、覆盖领域做到极致,第二步走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当手术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够影响到上游术前的检验检测。名医主刀与第三方检测公司建立合作,把上游的挂号、第三方检测等和手术对接起来。第三步走,是打通线上线下,建立自己的独立手术室。

2016年最后两个月和2017年上半年的时间将我们的第二步走彻底夯实,将术前、术中、术后的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全面化,让患者能够真的实现全流程的、全方位的服务。这个过程中有不少第三方加入进来,我们已经和一些药企、医疗器材、康复机构、保险进行合作,打通术前术后流程,商业盈利方面,这块儿利润分成在未来会占比较大的一块。根据2015年情况和国家政策,医生专家也会愿意为此买单。

具体而言,我们在术前会有更多的检查检验,比如影像,我们来帮病人做更便捷的对接安排。很多患者在当地拍的CT,拿过来我们就能够通过清晰的拍摄,让专家远程看片,不至于让病人或者医生为了看片就得跑一趟。

我们还和上海一家专门做肿瘤方案制订的公司EDDA合作,能够在术前就将肿瘤进行3D分析,分析出比如一个肝癌从哪个角度入刀,来确保把癌症细胞一点不落,同时能够尽量保留好的细胞,能够让术后的康复更好。通过跟EDDA的合作,我们在术前就对肿瘤手术方案的制订有一个很全面、很专业的判断。甚至我们能够做到在术前直接3D打印出肿瘤器官,让患者通过很清晰的3D分析,了解手术是怎样进行的。

术中的服务涉及到耗材,比如骨科中,什么材质的关节更加适用,更加耐久,性价比更高。

术后,做完手术24小时内,可能管床位的医生想跟主刀医生再把患者情况汇报沟通一下,了解一下术后怎么进一步让患者恢复得更好,选择用什么样的康复耗材器械能够恢复得更加迅速,护理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甚至需要我们来帮他预约一些更加专业的护工,更加上门的服务等。

我们的第三步走也在逐步落地,我们已经启动线下互联网手术中心的布局,并且在几个城市已经开始进行试运行。

第一个是在陕西延安的革命老区,我们和当地最大的三甲医院共同建立了一个互联网手术中心,在线上将我们的标准服务落地,将专家的预约更加精准高效。后期在湖北麻城和江苏徐州等地都在落地过程中。

我们的目标是拓展到100个以上的线下重点合作医院。在最初的试点过程中,我们挑选的都是一些相对基层一点的医院,有广大的患者人群,例如麻城覆盖了130多万人口,他们有迫切的需求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能够实现国家“大病不出县”的号召,否则生了病都往大城市跑,对医保也是更大的负担,当地的医院水平又得不到提高。

当地的医院和医生也非常欢迎,因为大专家过去对当地的医生起到了帮带的作用,专家不仅开刀,还讲一节课,手术示范,授人以渔。我们的平台不仅是名医主刀,也是名医铸刀。

2016年,无论从城市的拓展,手术台数、手术科室都是大幅的提升。提升的原因是基于政策的支持、融资进一步加大,和团队的提升,以及大众对名医主刀接受程度的提升。

我们还没有开始盈利,医疗有它的特殊属性,我可以选择尽早盈利,但是我的初衷更希望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加持久,如果过早追求盈利,会因为这种相对的急功近利而失去医疗本身应有的公益性,但是我们不会停止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比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雪乔 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