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召明:让大数据成为生态建设的教科书

作者:宋馥李 2017-03-08 11:59  244

随着草原生态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应该让大数据平台成为草原生态和农牧业的教科书。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在互联网+的时代,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而草原大数据平台就是这样的抓手。

2017年“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表示,随着草原生态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在生态领域中的应用,大数据应用已经在草原普及开来,应该让大数据平台成为草原生态和农牧业的教科书。

基于蒙草大数据平台的实践。王召明委员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说,草原生态大数据涉及生态修复、草牧业完整产业链的过程数据,如育种、播种、施肥、收获、储运、草牧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它们可以被大数据平台一一记录在案并随时查询,用来指导草原生态修复,服务于农业和畜牧业。

生态建设需要大数据

中国有60亿亩草地,草地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但中国人均草地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草地面积在逐渐缩小,90%的草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草原保护与修复,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国务院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中要求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促进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构建“互联网+”绿色生态,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王召明在内蒙古草原进行调研时发现,由于中国畜牧业所需的优质牧草缺口较大,农牧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很高,但究竟该种些什么、怎么种,缺乏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持,常常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草原的生态建设。还有一些地区,为了绿化生态,选择了进口的草种,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植物,因为水土不服,既耗水又不易成活,后期维护成本高昂。

新时期下,要科学地保护和修复草原,就必须重视大数据的应用。在实践中,要修复某一块草地,必须掌握某一区域的年降水量、土壤特性、适种草种等一系列生态数据,生态建设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在王召明看来,大自然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管自然环境如何恶劣,总有适地适情的乡土植物。以阿拉善的沙冬青为例,这种草曾经和恐龙处于同时代,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沙冬青具有耐寒耐旱的超强生命力,是修复荒漠化土地的最佳植物。蒙草建立的10个生态研究院,就是要发现这样的植物,繁育并应用它。

而植物的生长特性、种子来源及种质特性、土地的肥力、地形的坡度、地势状况、光照的时间和强度、降水量的多少、病虫害的侵袭等,每一个因素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同时存在规律性和突发性,他们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作物的生长。记录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为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2014年,蒙草的科研人员组建了一个科研小组,将历年来蒙草对乡土植物的普查和调研数据汇集整理起来,并广泛收集各地草原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内蒙古 1130 种植物特征与病虫害信息约 207 万字 1.8 万张植物照片录入数据库——这项浩繁的数据整理工作,花费了两年的时间。

蒙草将这些数据在“一张图”上整合挖掘相关关系,完成了草原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大数据平台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等相关数据。科研团队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采集技术,从不同尺度感知草原植物生命与环境信息、观测资源宏观布局,在检测植物生长信息的时空变异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大数据平台的机遇

当前,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仍处于中度和轻度超载状态,每年全国须从国外进口100万吨苜蓿干草和30万吨草种,这种局面加剧了全国草原建设和人工饲草料供给的矛盾,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初步建成的蒙草大数据平台开始发挥作用,动态监测草原的生态平衡,指导畜牧业生产。

实践中,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导航器,能及时判读到内蒙古嘎查(村)一级的草原相关信息,指导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规模化养殖企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比如某区域的草原,通常年份的载畜量是30头牛,如气候干旱导致载畜量下降,就要及时减畜。同理,如果某片草原的长势良好,没有足够的羊来啃食,则及时增补羊群。

大数据平台也是一个检测阀,使决策管理者由传统的管人、管牲畜转变为检测草场利用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草原的整个生态系统是否受到了干扰,失去了平衡。政府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对某一区域范围内的草原生态平衡做出响应。

大数据同时也是一个工具书,使牧草生产有章可循,草原生态精准修复,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研究,农牧民能够快捷地掌握当地及周边地区牧草生长状况,掌握适合本区域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同时,蒙草的大数据平台正在将研究触角延伸至现代农业。在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数据呈现海量增长趋势,数据依据渗透到农产品产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交换因素。精准追溯不仅需要知道农作物具体地块的位置,更需要地块的水、土壤、气候以及土壤污染数据。大数据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实现食品溯源,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农业大数据还能驱动精准农业操作,帮助使用者“知天而作”,利用气象、环境等数据来支持农业种植,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案。

王召明委员告诉记者,蒙草大数据平台基本完成了内蒙古地域范围内的数据集成,目前已摸清了阴山南北、锡林郭勒盟等五个盟市草原“三化”状况;整理了1980年至今的11类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牲畜数据及2000年至今的草原地上生物量分布图;划分了近300种植物信息的适宜分布区;完成近200种草原病害信息收集;同时不断进行软件平台建设,完善和升级数据库管理系统。

但是,放眼于整个中国,这样的数据量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辽阔,无论是气候还是动植物资源,差异都非常大,青海、新疆、西藏等地,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大数据平台,支撑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这也为蒙草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大数据平台的发展路径

2016年11月,王召明委员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草原生态修复需要大数据支撑》,建言草原大数据平台。基于此,在今年的提案中,王召明继续完善了这此项建议。

第一,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广泛收集各地草原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植被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为生态修复提供大数据模型;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创新数据采集方式并不断更新完善,因为土壤里的植被情况是动态变化的,数据库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第二,政府职能部门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建立“农林草畜”完整的生态平衡管理机制。目前,中国农业、草业、林业、水业和畜牧业更领域,从信息与管理体系上相对独立,应用“烟囱”和数据“孤岛”林立。而生态管理又是个综合体,不能分而治之,应该让这些数据互通共享,发挥综合效益。

第三,鼓励地方政府将大数据作为管理生态系统的手段,实现“用数据决策”。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库,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决策科学化。在实践中,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生态评价指标、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生态综合保护、利用的科学化水平,提升生态保护参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王召明委员最后说,建国以来,中国科学家对生态环境,草原生态区划,草原植物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科研成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生态大数据平台,可以梳理出这些数据、经验和成果,形成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指导我们的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生产。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热门评论

评论数 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