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务拐点来临 光线财报折射影视寒冬

作者:白金蕾 2017-05-07 10:51  

2016年影视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呈现出诸多问题:电影业务盈利下降、业绩主要依靠投资收益、转型布局遭到质疑等问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白金蕾 五月份的到来,宣布2016年年度财报的公布告一段落。与2015年全线飘红不同,2016年影视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呈现出诸多问题:电影业务盈利下降、业绩主要依靠投资收益、转型布局遭到质疑等问题。

其中,以光线传媒(300251.SZ)最为吸引眼球:虽然7.41亿元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创下了84.27%的同比高增速,但同时兼具上述三大问题:电影及衍生品收入较上年减少5.84%,遭遇201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通过减持天神娱乐(002354.SZ)获得2.08亿元的收益,贡献了近三成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而巨资控股的猫眼电影频遭“烧钱”质疑,另一控股公司热锋网络甚至连对赌业绩的一半都尙未完成。

在年报发布的前一天,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更少有地通过微博回应投资者称:“几乎所有的影视类公司无论业绩好坏都受到波及”,“如果你信任一家公司,就长线持有它;如果不信任,就抛弃它。”即便如此,在4月28日召开的2016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仍有投资者将“高增长无法持续”、“猫眼市占率下降”、“并购布局不明”等尖锐问题抛向光线高管。

主营业务遇寒冬

财报显示,光线传媒2016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66%,但如果按照单项业务分析,可能就会呈现截然相反的结论。

2016年光线传媒调整了业务审计结构,将电影业务调整为电影及衍生品,虽然并入了衍生品项目,但并不能改变收入下降的结果。该项业务实现收入12.34亿元,同比下降5.84%。

数据显示,计入光线传媒2016年票房收入的影片共计15部,实现总票房64.2亿元。其中2016年上映的有《美人鱼》《火锅英雄》《大鱼海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十三部,2015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计入2016年收益的有《寻龙诀》《恶棍天使》两部,合计票房3.6亿元。而同样有15部影片计入报告期的2015年,光线传媒在电影业务上实现营收13.11亿元,同比增长102.69%,而其当年实现的票房收入并没有2016年高,仅为55.76亿元。

方正证券传媒领域分析师认为,出现票房成绩升高收益反降的原因,与影视类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减少单片的投资比例有关。这同样也意味着,即使影片取得高额票房收益,投资企业也不一定会能取得令人惊喜的回报。

以《美人鱼》为例,虽然取得2016年票房冠军,但光线传媒并非前三顺位的制作及发行公司,而这部影片的制作和发行方总计30余家,光线传媒最终确认的收益也不会有过多的惊喜。在《奔爱》《精灵王座》《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少年》等电影项目中,同样存在这类情况。光线传媒财报中“电影行业遭遇了困难和挑战,票房增速大幅放缓”的解释,显然不能满足市场和投资者的质疑,在其业绩网上说明会上,投资者直指“分散投资”可能会让“光线沦为一家平庸的公司”。

光线传媒的另一项主营业务游戏及其他的营收为1.1亿元,较上年减少了23.48%,财报给予的解释为公司业务调整。

对其主营业务起到拉动作用的是视频直播和电视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0%和101.80%。但值得注意的是,直播收入的增长是来源于对浙江齐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齐聚科技”)的合并报表。据悉,齐聚科技是呱呱直播的母公司,为光线传媒控股公司,去年其实现营收2.51亿元,合并报表后,为光线传媒贡献14.48%的营收,但贡献利润较小,仅占1.41%。

电视剧业务虽然在短时间内对光线传媒的营收形成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其2015年公布的14部剧集片单,现在只有5部开始拍摄,其余均存在拖延现象。

剧集收入超电影

除光线传媒的电视剧收入增长大幅超越电影外,其余影视类企业也存在类似现象。相比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在电影业务上的折戟,电视剧企业的业绩反而相对亮眼:欢瑞世纪的电视剧及衍生品业务实现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280.14%;华策影视的全网剧销售业务实现营收35.49亿元,同比增长83.36%;慈文传媒的影视剧业务实现营收12.92亿元,同比增长72.64%。

上述方正证券分析师则认为,相比电影而言,电视剧剧集的收益相对稳定。另有分析指出,互联网平台的高播放量、高会员数,以及多元化的分账方式,让电视剧集又重新获得生机,甚至让不少已经将重心转向电影的公司重回剧集制作领域,比如上述光线传媒。

数据显示,以《择天记》《如懿传》《赢天下》等为代表的头部剧,单集版权价格高达800万元至1500万元,部分头部电视剧版权或将突破10亿元的势头。而按照行业内头部剧集配合大宣发的“规则”,“S级”头部剧集的宣发费用也将突破亿元。

“大内容必须匹配大宣发,比如说内容制作费100块钱,宣发只有5毛钱,这是不应该的,尤其是面对红海,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位从事集宣发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而播出平台通常会根据剧集可能的火爆程度,将剧集分为不同等级,以热播《人民的名义》为例,其最初定为A类,通常匹配购剧成本15%左右的宣发费用,但因为题材特殊增加至20%以上,而比它评级高的A+级、S级和S+级则依次提升宣发费用。

“未来的剧集不会像现在有五六十集,尤其是头部剧集数变少,单集成本变高,可能与一部电影相差无几,甚至会超过一部电影,整体剧集的单集内容浓度会非常高,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会相应提高。”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就此现象做出进一步解释,而他同时认为,用网剧或者电视剧都无法定义这样的内容,应该称其为“超级剧集”,而互联网视频平台也将在宣发领域充当更重要的角色,而不仅仅是播出平台。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同样提到了互联网平台对影视业的重要性,“未来电影还会有院线电影跟非院线的小屏电影的区别,这个会更加明显。2016年有一种片种叫网络大电影,年产量达到了1600多部,前十名的点击量都超过2亿人次,这同样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跟院线电影完全形成两个极端。”

投资的收与放

翻看财报,不难发现光线传媒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差2亿元以上,占到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近三成,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其《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明细表中端倪浮现:原来光线传媒通过减持天神娱乐股票获得了2.08亿元的投资收益,这部分金额占其非经营性损益总额的93.70%,更占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28.07%,这意味着光线传媒有近三成的利润来自于天神娱乐的投资收益,或者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炒股票”。

具体而言,正式在影视寒冬出现后的2016年下半年,光线传媒才通过多次减持天神娱乐累计套现2.08亿元的。而扩大来看光线传媒在2016年总的投资收益为2.77亿元,占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37.38%,而这部分收益的主要包括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理财收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等。而对比2015年、2014年,该项收益分别为7568万元、5592万元。

天神娱乐是被光线传媒作为游戏类资产投资的,按照王长田2014年大量收购游戏公司时的构想,目的是实现IP(知识产权)的再变现。“我投资游戏公司,是因为光线传媒一年制作15至20部电影,这些电影不断创造新的IP,是游戏公司特别需要的。”王长田当时说。但结合其“游戏及其他”业务较上年同期23.48%的大幅下降,对天神娱乐的套现行为,以及王长田又在业绩说明会上“相当长时期内只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表述,让人不得不联想光线传媒已经放弃了对游戏领域的布局。

投资布局

除投资针对游戏行业投资的质疑外,斥资近50亿元收购的猫眼电影控股权以及子公司热锋网络未达到承诺业绩标准,也让光线传媒的投资布局饱受争议。

2016年5月,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以83亿的估值,成为了占猫眼电影57.4%股份的控股股东,这笔被王长田成为“有可能改变中国电影格局”的收购,将光线传媒推上风口浪尖。猫眼电影之于光线传媒,如同淘票票之于阿里影业,糯米影业至于百度,虽然几家票务网站均表示不会再盲目“烧钱”争夺市场占有率,但其盈利能力依然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从光线传媒的合并报表中,可以对猫眼电影的盈利能力一窥究竟。自收购以来,猫眼电影两次出现在光线传媒的财报中。其2016年一季报显示,猫眼电影实现净利润8.08万元,而其三季报显示,猫眼电影在1月到9月,净亏损3405.17万元。而面对投资者的质疑时,王长田回应称,“猫眼2017年一季度单月平均利润超过5000万”,“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6%到42%之间,最高到达49%”,“目前已在规划猫眼的独立上市事宜”。

如果以王长田给出的一季度单月平均利润超过5000万来计算,同比2016年一季度10.79万元的利润总额计算,猫眼的利润则同比提升了1389倍。如此巨大的波动,有投资人在说明会上质疑:“有什么信心让市场相信,光线这个传统企业能经营好互联网模式的线上票务平台?”

而光线传媒旗下全资子公司热锋网络两年未完成业绩承诺,更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光线传媒投资布局的担忧。

资料显示,光线传媒于2014年7月以1.76亿元购买热锋网络51%的股权,并于2015年再支付1.70亿元买入剩余股权,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游戏。光线传媒2015年年报显示:“由于热锋网络未完成对赌业绩,动漫游戏收入减少5.92%”。其2016年年报则显示:“2016年杭州热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578万元,未达到之业绩承诺。”经过计算,2016年热锋网络仅完成了承诺业绩5577万元的46.23%,年报同时显示“各方正在就相关补偿方案进行协商”。

据光线传媒财报,截至2016年底,其已投资公司或实体近60家,均以战略投资为主。针对以上投资布局,分析人士呈现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为了稳定业绩表现,影视公司选择拓展业务领域,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围绕内容版权进行多元布局无可厚非。游戏、综艺、文化地产正逐步成为业务拓展的标配。

反对者则认为,一家公司很难在多个领域均获得成功,与其将业务领域扩散到各个方面,不如只选择其中两三种深入布局。更有言辞激烈者,直言不能忽悠资本市场做“不靠谱”的事,游戏、综艺都是独立项目运营,影视小镇也是非常远的事情,这些行业本身不具有商业模式的持续性。

微影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武剑从资本层面进行了分析,“2014年、2015年甚至到2016年初,电影行业还是不错的,资本疯狂进入。但是,2016年几个大公司保底发行失败后,资本也在思考,保底发行或者说资本是不是被滥用了,以及业外资本进入导致的一些连带的金融问题。”武剑回应经济观察报记者称。

“影视行业在2016年整体增速放缓,但整体仍在高位运行;资本投入渐趋理性,泡沫被部分挤出;影视传播规律开始受到尊重,并将向内容本身和工匠精神回归。”武剑说。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