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防老:儒家文化是怎么来的?

作者:陈志武 2017-07-03 12:03

“三纲五常”是实现“养子防老”的规则体系,它使个人“不孝”的主观成本很高,当然,前提是子女都接受并内化了儒家的价值体系

【金融其实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金融主要是近现代才发展的,现在有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那么,在以前的传统社会,没有金融市场,老百姓靠什么规避风险、安身立命呢?靠什么来达到跨期价值交换呢?孔子、孟子为什么要推出儒家文化体系呢?不同人之间进行跨期价值交换时,最大的挑战是跑路、违约风险,如果一方逃跑、逃债了,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前段时间的一个热门故事:

深圳人张勇61岁,已经退休在家,10年前,为了让独生女儿到美国留学,他们夫妇把唯一财产——房子卖了,等于把未来的养老金都供女儿留学了。如今,女儿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这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要挟,但效果不大,女儿还是不肯回。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

大家怎么看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内容很丰富,张勇完全不用这么被动,他女儿本来也可以有更多选择空间。这些维度我们在这门课里慢慢谈,但今天我们首先看到,这是典型的“养子防老”的安排,张勇生了女儿,过去20几年不断地在女儿身上投资,甚至10年前把唯一的财产也卖了投资在女儿身上,他指望的当然是女儿今后能帮他养老。也就是,过去不停地投资,今后从女儿得到回报,这是经典的跨期价值交换,用今天的钱换取未来的收益。

可是,女儿违约了!或者,按儒家的说法,就是“不孝”了!这个故事既点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出发点与终极目的,也点出了儒家文化今天面对的挑战。我们今天和今后几讲,就集中从金融逻辑角度谈儒家文化。

“养子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发点

我们之前讲到: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是未来跟今天或者未来不同点之间的价值交换。正因为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未来生老病死的需要,都有跟其他人做跨期交换的需求。但问题在于,一旦涉及跨期承诺,信任就是核心。如果没有信任,违约赖账的概率太高,就没人愿意参与跨期价值交换。这就是张勇后悔自己10年前送女儿去留学的意思。

那为什么张勇之前愿意在女儿身上做这种投资呢?是因为他继续按照中国的传统在做,却忘记中国社会已经变了。

中国原来没有金融市场,也就是说,虽然古代有刑法与司法框架,但在涉及商业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跨期交易的领域,没有相关法律规范,所以,中国人过去没法靠外部法律环境进行跨期交换。

那他们怎么办呢?儒家的答案是:靠血缘组建信任体系,并辅以相配的“仁义理智信”的行为规范,包括孝道、礼教、妇道等等,通过这些把“养子防老”的违约,也就是“不孝”概率降到最低,甚至降到零。也就是说,张勇就是学着前人的做法,依赖“养子”来“防老”,先生儿育女,供孩子读书,花尽钱财保证孩子有出息,以便将来得到高回报,就像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一样。可是,他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看到“养子防老”所需要的儒家文化体系已经变了,没有这套文化体系,违约风险就大大提高。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也看到了张勇的痛苦。当时,孔子身处春秋与战国时期,看到没完没了的战争与社会动荡,他认为,之所以会有周天子权力被诸侯夺取,诸侯权力又被大夫夺取这种动荡局面,问题出在社会关系日益混乱。没有社会关系秩序怎么可能有社会稳定呢?

他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一是“正名”,一是“仁”。“正名”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明确他自己的特定名分,并履行与自己名分相对应的职责,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父亲清楚自己是父亲,并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子明白自己是儿子并做儿子该做的事,把每个名分所对应的“该做的事”定义清楚,比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么,正因为每个男人既是别人的儿子又是别人的父亲,整个社会中,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有他固定的名分,根据名分而固定的等级秩序就毫不含糊,该做的事也就不含糊了!

一旦每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基于名分固定下来,父亲对子女有养育义务,子女对父亲有孝敬义务,这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子防老”跨期交易链条,生老病死的保障需要就有了。子女就是古代社会里的“保险”、“债务”、“股票”、“基金”等载体,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载体。

“三纲五常”的价值

为了使名分等级秩序能运行,避免“养子防老”安排中出现太多违约,“不孝”必须是不能容忍的,个人自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儒家的行为规范深深内化到心里,达到“仁”的境界。这样,任何时候你违背儒家规则,自己就会感到无地自容!深深的内疚感是儒家赖以管用的主要方式。

为了达到“仁”,就必须遵守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推衍出的“礼”和“义、智、信”。只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仪式中处处遵循“礼”,一个人才可能达到“仁”和实现“义”的境界!在孔子和孟子看来,礼是实现“三纲”名分等级秩序和“五常”社会契约的关键。

历代儒家学者在孔孟的基础上,对儒家规范不断进行细化,包括通过具体的财产制度进行巩固。比如,在土地私有制下,一家最年长的男性是土地的拥有者和控制者,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掌握土地的分配权;子女的婚姻也必须由长辈安排、决定,因为婚姻不只是年轻人自己的事,还是全家甚至整个家族的共同利益,婚姻自由当然是不可能的。张勇的女儿就违反了这一点;甚至在餐桌上,一桌子饭菜也要按照名分等级秩序,长者先动筷子,晚辈后吃。实际上,儒家名分等级秩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更是跨期价值交换体系。

所以,“三纲五常”是实现“养子防老”的规则体系,是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易违约概率的。原因在于,它使个人“不孝”的主观成本很高。当然,前提是子女都接受并内化了儒家的价值体系。而在张勇的故事中,他忽视了这一点,还以为“养子防老”继续行得通,却忘记了对于他女儿而言,儒家体系未必管用。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社会没有个人自由是完全能理解的,因为自由选择和“养子防老”是不能兼容的。如果子女有选择自由、不遵循“孝道”规则、不按照“父母在,不远游”行事,父母怎么敢指望子女来养老呢?如果不能靠子女养老、防患未然,同时又没有金融市场,那么,父母长辈们怎么会有安全感,社会怎么能稳定呢?看完这一讲,你会对传统社会没有自由多几份理解,也会为现代金融市场加上几分!

(该文为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陈志武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

耶鲁大学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