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1980年代的书店才叫书店

作者:陶舜 2017-07-13 17:59

有可能杀死书的“凶手”多了去了,但书店还排不上号。尽管如此,书和书店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杀得死的。君不见书店和咖啡馆、儿童游乐场一样已经成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标配?这说明什么?

经济观察网 陶舜/文

近日腾讯《今日话题》刊登题为《高大且美丽的书店,正在杀死书》的专题文章,作者张丰先生在文中抒发对于上个世纪书店的怀念之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而看不见当下书店新业态的优势,认为书被现代书店杀死了,就难免刻舟求剑之失了。

不是只有1980年代的书店才叫书店。那时候的书店确实只是卖书。可即使卖书,无论在书籍的种类还是品相方面,那时候的书店也远远赶不上今天的书店。上个世纪的中国书店之所以火爆,并不是因为当时的书和书店有多好,而是被压抑了很久的求知欲得到了释放。那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不是什么坏事——难道你希望那样的“文化沙漠化”再来一次?

今天的书店建得越来越“高大且美丽”,库存量也远远高于过去,作为一个爱书的人,面对此情此景,难道不是应该由衷赞叹吗?至于作者感叹的“没人买书”,恐怕过于主观臆断了,到底有没有人在书店买书,我想,书店的销售数据最有说服力,如果书店老板不愿公开销售数据,那么还有一个笼统的观测办法,那就是看这些书店是不是能长久地经营下去?为了装逼宁可做亏本生意的人是有,但这种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店子能开得下去,是因为它真的能挣钱。

至于书店是怎么挣钱的,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书店的经济来源除了卖书,还可以拿国家退税,还有就是做泛文化经营,比如售卖书籍之外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售卖咖啡、茶饮、点心、文化创意产品以及举办文化沙龙等等。是的,书店举办的“公益”讲座可不公益,都是有人为场地买单的,只不过羊毛出在猪身上。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都愿意引进书店,有的甚至愿意免费提供经营场所给书店?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业态多元化的考量,也形成了商场、书店、消费者的多赢格局。这和互联网的免费逻辑是一样的。一场火爆点的签售能带来几千人的人流量,一场普通的沙龙也能吸引几十上百人,这无论对于商场的销售还是人气,都是利好。而书店,在一次次的此类活动中,也会产生品牌效应。

没人规定书店只能卖书,也不可能做到。今天,书店作为文化空间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买书的书柜——北京著名的单向街书店直接就叫“空间”,名字里边甚至就没有“书店”字样,店员的知识面也不再局限于书籍,颜值高、见识广、手艺多,才有竞争力,这是好事,没有必要对此扼腕叹息。

如果你只是想单纯地买书,上网买就可以了,省时省力还省钱,何必费那么大劲、大汗淋漓赶到书店去?现在微信读书和Kindle等等,都能提供便捷的网络阅读。你整天刷的朋友圈和微信公号,也给你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量。

你之所以会来到书店,可能是因为在商场吃饭购物偶遇而被吸引进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儿,也可能是这里有一场吸引你的主题沙龙,你想见到主要人物或者其他有相似趣味的读者,甚至,你仅仅只是喜欢现代化书店那样一个场所,高大上的书店有强大的社交属性,这也是过去时代的书店望尘莫及的。

有可能杀死书的“凶手”多了去了,但书店还排不上号。尽管如此,书和书店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杀得死的。君不见书店和咖啡馆、儿童游乐场一样已经成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标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文化生活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有自己的地位,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而我看到的是一个大融合的趋势,当书籍和茶具、工艺品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感到生气,而是感到自然,我认为书店就应该是一个大书房的样子,除了有书,还应该可以会客,品茶,甚至打牌。

商场里的书店远离读书人了吗?你没看见很多原本不会主动去书店的时尚达人,现在越来越经常去书店了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固执地认为,读书就该是一个“孤单寂寞冷”的苦逼事儿?读书为什么不能在热闹、时尚的氛围下进行?即使高大上的书店卖书不多,书籍多了一个高大上的展示平台,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现代书店不仅没有杀死书,还提供了今日文化生活大融合的最重要平台,而有了这个平台和空间,实体书才有了一个在公共空间名正言顺的安身之处。现代书店不仅没杀死书,还是书的救命恩人。别嫌书架墙太高,那墙是你温柔的依靠。

怀旧的读书人不妨继续向往自己心目中的传统老书店,你们喜欢那种光卖书的单维书店,你们去办好了。但有个趋势挡不住了,那就是书店的生态将越来越融合化、复杂化,最终它会变成大多数人喜欢的样子。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