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富有但不幸福

作者:陈志武 2017-09-13 13:29

买保险和信迷信,在心理效果上类似,只是一个要付费,一个只要“信则灵”

(图片来源:全景网)

【金融其实很简单】

前不久跟一位香港首富聊天,他很年长,九十几岁,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来国内开高档酒店,做很多投资,他的酒店品牌显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非常成功。他说,“我不信宗教,但我经常拜佛,因为有很多事情我搞不懂是谁敲定的,比如,是谁决定让中国这么幸运有了邓小平。我要的是心理安慰!”

最近一年多生活在香港,的确发现香港人跟广东人、福建人一样,比湖南和其他内地省份更热衷迷信。内地人也会知道点“风水”,但在看到香港人对风水的信奉程度后,你不得不低头佩服!不只是汇丰银行、中银香港因它们之间的大楼风水战而闻名,连当年的特首也是经过风水大师认可后才同意搬进特首官邸,很多香港富豪都有号称世界一流的风水大师专门给他们全职的服务!

为什么同是中国人,而不同地区对迷信的信奉程度各异,连拜的神、信奉的菩萨也不完全一样呢?为什么香港富人这么有钱但还迷信风水呢?这和金融又有什么关系呢?

迷信带给你安心

如果你去过广东或者福建,你会知道,沿海地区的人们特别崇拜天后,每年农历3月23日是天后诞生日,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有数万人聚集在香港的70多家天后庙里。传说中的天后姓林名默,自幼就有预测天气的特殊本领,常在海难发生时去救人。她二十九岁时羽化升天,后来继续在关键时刻显灵,救人无数。因此,沿海渔民拜她为守护神,多建庙宇来供奉她,祈求风调雨顺,大获丰收。

为什么沿海渔民信奉天后,远比内陆人更加迷信呢?

主要答案在谋生风险。靠深海打渔谋生的风险太高。试想,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出海打渔,一去就是数天,根本无法预测哪天会有台风暴雨,出海就是把命交给老天爷了。在缺乏保险和其他防范的情况下,渔民要么一出海就心理恐慌,那样,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台风暴雨还没来,自己先掉进海里亡命,要么就不去打渔,无法谋生。如果信仰天后,出海之前他们举行仪式,祈求天后保佑,给大家鼓足勇气,获得安心,这样,在心情平静的状态下,出海期间出事的概率真的会降低!迷信带给你“安心”,就像买保险买“安心”一样!

人类学、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也支持这一点。他们发现,在几内亚的不同渔村,靠深海打渔谋生的地方,特别迷信,而只在平静海湾里打渔谋生的渔村,就不怎么迷信。所以,正因为人类太理性、太实际了,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信奉什么,除非信奉这个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也是各种社会文化的背后逻辑,没有用的文化内涵是无法流传下来的,即使有人强权硬推也只会昙花一现!迷信是对风险、对不确定未来的一种反应,也因此让生活在高风险环境下的人过得更安稳幸福。这也是为什么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遇到文化阻碍后,决定把重点放在灾荒地区,哪里有灾荒带来的生存挑战,就前往那里救灾并传教,效果当然明显。

也因为这个道理,各地区迷信的程度跟当地生存环境的风险程度高度相关。沿海地区渔民面对的生存风险高,所以在多个世纪前就演变出了提升心理保险的迷信之道。

迷信是传统社会的保险

迷信就是远古以来人类普遍的防卫,人们靠迷信缓解对未来的忧虑。按照李泽厚说的,人类社会都是先有巫术(即迷信),后才有“礼”、学和宗教。像渔民出海前祭拜天后这样的“巫术礼仪”,目的是求得平安、丰收,其他巫术礼仪可能为的是向上天求雨、治病、消灾、求子或求媳妇,等等。这些活动是否影响客观对象本身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人自己信、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诚则灵”是根本原则,要求巫术活动参与者有敬、畏、忠、诚的主观情感状态,不能有半点杂念。《礼记》上说,“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可见,巫术礼仪是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非理性的理性化”,是为了给人以“掌控之中”的幻觉。

上世纪五十年代,哈佛大学杨庆堃教授对广东、北方、中西部8个地区、1000多庙宇做了研究,包括神农庙、财神庙、龙王庙、孔庙、佛庙、道观等,发现去朝拜的人中,97%是为治病去求神,90%为婚嫁找好对象,88%为出行顺利,85%的人是为了求财,70%是求子!由此可见,迷信不是无为而之,而是因为未来不确定。

当然,不只是老百姓如此,从周王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靠迷信统治,“天意论”就是一种迷信。比如,清朝初期,1679年9月2日,京城发生强烈地震,“声如雷,势如涛,白昼晦暝”。到下午6时,地震还是反复发生,而且强度很大。京城内的宫殿、官宅损坏严重,民居十倒七八。之后十多天里,强烈的余震还是很严重。通州、良乡等城墙全部塌陷,“裂地成渠,出黄黑水及黑气”。那时还是炎夏,遍地死尸,导致恶臭满街,惨不忍睹。

康熙皇帝下谕旨:“顷者地震示警, 实因一切政事不协天心,故召此灾变。在肤固宜受谴,尔诸臣亦无所辞责。然肤不敢诿过臣下,唯有力图修省……”才可以挽回天意!要求各文武大臣不能轻率反省,而是真心实意。随后,派遣各官告祭天坛。可是,官员祭拜天坛后,似乎上天还并不满意,余震继续不断。因此,康熙皇帝决定朝廷斋戒,并亲自前往天坛告祭。至于康熙的虔诚是否真的赢得天意,这个无法知道,但那次经历据说对康熙影响很大,引导他走向仁政,康熙朝此后48年长治久安。这个效果是否跟渔民出海前祭拜天后的仪式类似呢?

由此,你可以看到,买保险和信迷信,在心理效果上类似,只是一个要付费,一个只要“信则灵”。但是,一旦风险事件真的发生,保险可以给你赔付,而迷信可能无能为力,即使你倾家荡产,迷信也没法帮你。保单是主动避险,效果是客观的,而迷信为被动避险,效果主要是主观感受层面的。

当然,在传统社会里,尽管没有正式保险业,但人们虔诚地迷信,“诚则灵”,加上那时候家族和宗族也很发达,可能过去的中国人虽然不富,但还有主观幸福感,也就是“瞎幸福”!

而如今,你可能也像香港富人一样,甚至更富,但未必幸福。原因可能在于,你进步了,现在已不再迷信,也没有紧密的家族宗族网络做后盾支持,而同时保险业、金融市场的产品还不够丰富或可信,你两头都不靠。于是,你对未来的焦虑反倒比前人多!如果对未来缺少安全感,缺乏安心,你当然难言幸福。

下面是这一讲的要点:第一,对没有保险的传统社会,迷信有主观被动的保险作用。“信则灵”、“诚则灵”可以带来安心,对人的行为与结果产生客观效果。第二,沿海地区渔民历来面对更高的生存风险,因此,比内地更加迷信,因为有迷信的需要。这些地理因素带来的文化差异至今还在,以至于香港等地更加热衷于迷信。第三,保险和迷信在心理效果上类似,但事后的客观效果各异。保险是人的主动避险,风险事件发生后可以得到赔付,而迷信则无能为力。但是,在没有保险的历史时期,迷信有过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耶鲁大学金融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及冯氏基金讲席教授。该文为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订阅本课程

 

陈志武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

耶鲁大学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