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机器人之梦”还需要几年?

作者:李紫宸 2017-11-16 13:58  

机器人已经成为格力这盘“工业多元化”大棋中关键的一子,也是董明珠近年最乐于向外界展现的事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

“中国制造”,就像“空调”一样,成为这几年董明珠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11月15日,国家会议中心,在由格力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向外界公布了格力过去几年上缴的利税数字——这个数字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总计超过了800亿元,其中200亿来自于2016年的贡献。与此同时,还有让她引以为豪的是格力的利润率,从2011年的6%到2016年的15%。

她说:“这两个数据变化,足以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力量。”

和她口中的数字一起出现的,还有担任当天开场的乐队——这是一支由格力智能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组成的乐队——这是一场富有层次的乐章合奏,一共使用了三种型号的格力工业机器人,琴声来源于格力GRS405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架子鼓大鼓来自格力GRS401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而其余所有乐器皆由格力GR606工业机器人演绎完成。

今年3月的一次发布会上,依然由董明珠带领出场的这群格力机器人,表演的是书写中国的汉字。历经一年的时间,这群工业机器人的“技能点”虽然像时下所能见到的智能机器人一样,离满分依然还有距离,但显然还是涨了不少。

“今天的表演是小机器人演奏,我们大的机器人已经达到了200公斤左右,根据这些机器人的体量大小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董明珠继续介绍说,“过去一讲格力,联想起来的是空调,但是格力今天真正是一个全球化的多元型的工业集团,我们现在已经不局限于在生活品质上的应用。”当天,董明珠的语调依然铿锵,这是她一以贯之的风格。

机器人已经成为格力这盘“工业多元化”大棋中关键的一子,也是董明珠近年最乐于向外界展现的事物。

成绩则是可圈可点的。不久前公布的2017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5.27%,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设备、智能检测、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数控机床等多个领域。这距离格力智能装备公司的独立只有两年的时间。

尽管起步较晚,但基于对制造业的积累,自主研发上的积淀,格力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智能装备领域到机器人领域,从硬件到数控系统的全部环节的打通,并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开始成为董明珠践行她的“中国制造”梦的关键筹码之一,并且,她颇显固执地希望,实现这个梦要靠格力自身的力量。

董明珠认为,这样做值得,格力也能够做到。这其中的底气在于: 十年前,格力尚是一家没有自主技术,从电机、制控机到压缩机都完全倚赖海外公司的企业,如今却成了在规模、技术上全部实现国际领先的空调品牌。今天,早已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格力,只是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触角向上再伸一步。

不过董明珠依然说,这确实“很难”,也确实“来得很慢”,是在挑战自我,但是她更渴望的正是那种“创造性的”,“不跟随的”、“不依附的”贡献。

这样的说法似乎不是谦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整理显示,2017年1月至9月以来工业机器人产量达95351台/套,同比增长69.4%。其中,9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高达13085台/套,同比增长103.2%,工业机器人产量实现了同比翻番。

但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并不令人乐观。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在今年4月2日举行的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现状:第一,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市场份额,仅日本的发那科(FANUC)、日本的安川电机(YaskawaElectric)、德国的库卡(KUKARoboter)和瑞士的ABB四家国外机器人制作巨头就抢占了国内约65%的市场份额;第二,由于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国内机器人产业大部分处在做系统集成的阶段。

这样的现状,早在格力智能装备业务起步之前已经维系了多年,主攻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始终没有打赢这场翻身仗。

格力空调的自主技术之路用了十年的时间,承认这场智能制造翻身仗“很难”的格力,又将需要多久的时间来实现逆袭?那些已然领先多年的海外巨头,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留给格力足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这些疑问,暂时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李紫宸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跟踪工业、信息化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钢铁、能源、通信等相关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擅长深度、人物报道。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