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投增长乏力 产能扩张并未到来

作者:李晓丹 2017-12-11 10:00

去产能和去杠杆在11月的经济运行中得到更为清晰的体现。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晓丹 杜晓雨 去产能和去杠杆在11月的经济运行中得到更为清晰的体现。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结构转型必须要主动去杠杆,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加强都在明确地传递这一信号。与此同时,物价走低加上投资放缓,表明在供给端改革推进的同时,需求端要释放更大的动能,这也需要在政策上做出调整,而金融监管的收紧让市场利率还会在高位徘徊。

“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月进行一次。本次共有20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微降 PPI继续回落

今年前10个月CPI累计同比为1.5%,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判断通胀核心是看猪价和油价,而从2014年至今,猪价与油价并未呈现叠加状态,这是国内CPI没有走高的重要原因。李超的预测是,11月CPI同比1.8%、PPI同比5.8%。

交通银行对11月的9大类生产资料价格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非金属建材、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价格涨幅超过3.5%;黑色金属、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环比略有上涨;有色金属、煤炭、林产品价格环比显著下降,降幅超过-3.4%。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缓慢上涨,但短期内难以大幅上升,输入性因素对PPI的抬升作用减弱。”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去产能持续推进,煤炭、水泥、钢铁等相关产业产量减少,对产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PPI涨幅还将缓慢收窄。

参与本次调查的机构普遍认为,2017年的低通胀水平将在明年得到改善,2018年的物价水平被形容为“温和的通胀”,但对工业生产的降温,更多的压力是来自于限产。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表示,由于取暖季环保限产的影响,11月的工业生产明显降温,预计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较10月有较明显回落。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环保政策收紧可能成为今后几年的常态,这将继续限制上游行业生产特别是高污染生产企业以及供暖季的生产;此外,2018年1月1日起将开征环保税,这助于改善污染减排的激励机制,也会对采矿和原材料行业企业产生影响。

固投难拉动

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51.8,其中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生产量指数有所反弹,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则均有继续回落。分化还在产业的上下游中出现:原材料行业的大型企业继续下行,相关上中游行业的扩张速度继续放缓,设备和消费品等行业中小型企业出现回升,显示经济结构上可能有所好转。不过,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这种变化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潘向东表示,去年以来带动经济反弹的房地产、基建投资力度仍在减弱,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会逐渐下降,预计四季度经济整体会较三季度进一步放缓,如果内外部政策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前期拿地积极有助于房地产投资走势相对平稳,增速在7.5%左右。”连平表示。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预测,1-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近期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心再度升级,对PPP项目的规范明显加强,基建投资后续会略有乏力。”朱启兵说。

固定资产投资的低位徘徊,意味着产能扩张并未到来,这一点在去产能重点行业煤炭价格变化上得以印证。

2016年中国实现钢铁去产能6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9亿吨,2017年实际的钢铁和煤炭去产能规模也有望分别超过其5000万吨和1.5亿吨的目标。除了去产能之外,煤炭限产、关停地条钢、收紧环保政策也都限制了供给。

中信证券的报告预测,尽管2017年的煤炭价格一路高开,2018年的煤炭需求仍有1%—2%的增长,同时明年去产能的目标仍然是1.5万吨。

中信证券认为煤炭价格的相关机制会在2018年落地,小型高危矿井的关停继续加快,优质高效产能将在明年下半年陆续投运,煤炭和电力两大行业要进一步协调,长协煤比重将扩大,煤炭最高、最低库存制度也有望建立。

汪涛预测,秦皇岛5500卡动力煤价格在2017年达到640元/吨的最高点,2018年和2019年会回落至每吨550/520元,尽管2018年的煤炭需求依然旺盛,但煤炭供给也将继续增加,原因是煤炭生产的影响因素要小于2017年。

M2不快跑 市场利率承压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10月底召开的2017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明年M2增速有可能回到10%以上。不过,9%会是11月M2增速的一个考验关口。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预测,11月末M2同比增速为8.8%,与上月末持平。“有两个因素可以加速M2同比回升,一个是10月财政存款超预期增加,11月财政存款投放力度加大,另一个是11月外汇存款或小幅增加,而去年同期则是大幅减少3826亿元。”苏剑表示,金融监管的加强会让M2同比出现回落,金融监管下银行自有资金投资债券、同业资产创造的存款少于去年同期。

连平则预测,11月信贷增速13%,新增贷款8500亿元,信贷增速的回升也是M2回升反弹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存款通常在年末集中放出,也会支撑11月M2回升。

即便M2有所好转,但市场利率仍然承受不小压力。

在目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模式下,及时对冲到期的操作方式体现了货币政策的中性,而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审慎政策框架内监管逐渐加强,使市场产生了进一步收紧的预期。“未来一段时间,新资管监管征求意见稿给市场带来的收紧预期叠加年末的流动性季节性趋紧,央行协调货币政策与审慎政策的任务依然艰巨,年末银行间市场利率加权水平走高的可能性较大。”连平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表的《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加快,但如果不在政策上做出改善,促进投资、生产力和实际工资增长,就难以实现持续的增长。

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一直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企稳的经济为何走不出金融危机阴影?胡月晓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未脱离危机救助体系,政策正常化步履维艰,经济运行虽然回升企稳,但整体水平普遍低于金融危机前状态。

汪涛预测,四季度实际GDP增速将从三季度的6.8%降至6.6%,2018年进一步降至6.4%——房地产调控边际收紧、市场情绪见顶,房地产销售和建设量可能有所放缓,再加上规范约束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会抑制基建投资,不过稳健的消费和出口应可以对经济增长有所支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