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路“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集中突围 汽车产业2018年进入变革年

作者:刘晓林 2018-02-18 09:17

经过过去几年的酝酿和力量积蓄,多项新事物有望在2018年破土发芽,向下扎稳根基,向上快速伸展,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毫无疑问,汽车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具冒险价值的行业。这是一个新商业模式、新技术、新投资机会不断出现的行业,在汽车行业中不断上演着财富和商业的故事。而在中国,这变得更具有想象力。中国汽车市场蓬勃的生命力,让汽车行业成为了众多资本追逐的梦想之地,但同时整个行业也存在各种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发酵”的惊险、有“发烧”的刺激、有“发财”的诱惑、也有“发霉”的破败……在以“旺”字当头的狗年,围绕着“发”这个多意的词语,汽车产业有很多故事,而在2018年也会更为精彩。

——编者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林  在中国,新事物从来不缺乏成长土壤,尤其是汽车界。经过过去几年的酝酿和力量积蓄,多项新事物有望在2018年破土发芽,向下扎稳根基,向上快速伸展,迎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这些新事物,从业态上来看,包括共享汽车的全面开发、汽车行业的新零售和新金融服务的扩展等;从技术上来看,则包括能提供更好体验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技术,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都有望在2018年出现关键性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破土而出的趋势并非一朝得来,无论是新业态已经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的试错,还是前几轮已经发生的淘汰,抑或是新技术领域多年的投入、研发和推广模式的探索,都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但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必将是白热化的。

新业态艰难破土

共享汽车也即分时租赁,这种模式并算不上新业态,早在2011年,分时租赁就已开始了市场探索,但由于这种模式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租车业,而是整个出行行业,因此,在产业链和使用环境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一尝试漫长而艰辛,在第一轮热钱进入却并未趟出一条可行性的商业模式后,留下来的分时租赁企业拼的都是在商业模式探索上有所想法的企业。

从2016年开始,原有分时租赁平台的纷纷转型为新的共享汽车平台,先是宝驾租车更名为宝驾出行、友友租车更名为友友用车、凹凸租车推出分时租赁平台凹凸坦克、北汽绿狗升级为轻享出行,以整合私人汽车进行出租的P2P平台集体转型升级至共享出行平台。同时,此前未涉及分时租赁业务的汽车企业开始推出自己的出行平台,而滴滴和美团的加入,以及一汽入股之后开展共享汽车业务的摩拜,直至传统租车界的“一哥”神州租车宣布介入共享领域,共享汽车领域一时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

1月18日,神州租车宣布进军共享汽车市场,将在今年5月前业务覆盖全国55座大城市,并将以不及传统车辆出行价格的一半的收费标准提供用车服务。有未经证实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近300家公司都在做汽车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但总规模只有6万辆。这种小规模的分散现状,也给巨头的诞生做好了准备。这一轮,随着滴滴、美团、摩拜、神州租车等的加入,共享汽车正在以下一个出行经济爆发点的身份而受到大量资本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共享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最好推广平台的功能正在被凸显。

2018年作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前最后的冲刺,电动汽车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而无论是包括北汽的轻享、吉利的曹操租车、一汽的新特、力帆的盼达等在内的汽车企业自建的共享汽车品牌,还是一嗨租车、滴滴、美团、神州等独立的共享平台,电动汽车都是首选。而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汽车平台也正在成为自动驾驶车型的最佳推广平台,相信在国内共享平台上,未来也将逐渐形成这一趋势。

除了在出行领域新业态的模式探索,随着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以4S店为主的汽车消费模式的变革,汽车新零售的进一步启蒙和发展,也将成为2018年汽车的主要看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电商服务平台基础上的更灵活的消费模式外,科技的应用也将重塑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尤其是以云计算、人脸识别、物联网、AI人工智能、智能风控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将大大提升汽车金融的普及率,构建更人性化的汽车新零售模式。

新技术迅速萌芽

2018年新年伊始,自动驾驶技术就开始在国外成为热点,通用凯迪拉克的超级巡航技术量产上市、福特开展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等消息陆续传来。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积累和测试,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操作的第三阶段自动驾驶,以及决定性改变的第四级自动驾驶开始完成研发,并开始进入道路实测阶段。

而在中国,因为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工智能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巨头,自动驾驶技术也呈现出快速推进的态势。来自彭博社的最新报道称,“在中国,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阿里巴巴等企业可能很快将超过欧美竞争对手,在定义交通未来的竞赛中抢得头筹。”1月,包括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上汽在内,不断有企业自动驾驶技术和开发新进展的消息传来。

而在自动驾驶道路实测和商业化推进的路上,2018年有望成为一个分水岭。除了有关智能驾驶的国家级引导政策,包括北京在内的更多城市开始对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逐步放开。2018年2月2日,北京成为首个对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场地的技术标准进行明确规定的文件,被认为对相关产业和相关企业的参考执行依据意义重大。

当然,还有更多的新技术在等待机会。在2018年的美国电子消费技术展上,汽车成为了焦点。这些新技术包括,车内座椅将装配有生物传感器,用来监测乘客的健康状况;保护自动及半自动驾驶汽车免受试图干扰汽车传感器的网络攻击;汽车车载娱乐新技术系统,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设计和响应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应该说,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和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这两大趋势使得汽车在新技术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汽车制造与艺术、互联网、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等行业出现了各种交叉性的融合,这使得汽车产业成为了最值得期待的未来产业之一,而2018年到之后的几年时间中,都将是这些新技术发芽的阶段。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刘晓林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