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为:“数字中国”的坚定信仰者

作者:沈建缘 2018-03-05 22:27  

神州数码系三家上市企业不仅需要思考怎样面对客户需求,因此而涉及的业务流程、运作模式、渠道管理也将被重新梳理。

经济观察报 沈建缘/文 2018年,是郭为掌舵神州数码系三大上市企业【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861.HK,简称神州控股)、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55.SZ,简称神州信息)、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34.SZ,简称神州数码)】的第18个年头。十八年间,他始终视“数字中国”为己任,在完成从中国IT产品分销的龙头企业转型成为中国领先的整合IT服务商、信息化专家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慧城市专家之后,再一次在成为中国领先的云+大数据服务商的征途上迈进。

成立伊始,“数字中国”(“神州数码”的英文译名为:Digital China)就被命名为企业的名称,同时这四个字也彰显了郭为作为企业家的梦想和使命。在2010年的十周年庆典上,郭为宣布当时的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从产品为中心向软件和服务业务的转型,并开启了向智慧城市、向云+大数据转型的新征程。“神州数码”由此进入“第二个十年”,用郭为的话说,开始“拥抱大数据,去做更加性感的业务”。随着神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成功上市,三家上市公司集群布局终于成形。

近年来,神州数码系三家上市企业不约而同开启了围绕云+大数据的战略转型业务,就此郭为认为,“‘神州数码’的定义将不再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公司,我们将是DT(Data Technology)公司,因为‘Data China’就是要通过DT为中国所有的行业赋能。”。他坦承,这是他“干了17年终于明白的事情——‘神州数码’就是一个为中国社会各个行业赋能的公司。”

重新定义“神州数码”在未来扮演的角色, 让郭为感到兴奋,但由此也带来了新的难题——企业客户的需求已经突破了既往的边界,更多新的领域正出现前所未有的业务模式,而神州数码系三家上市企业不仅需要思考怎样面对客户需求,因此而涉及的业务流程、运作模式、渠道管理也将被重新梳理。这一切,都需要求企业更新自己的商业模式。战略转型如领导者拥有的任何一项能力一样,是需要思考和长远眼光的。

他常常视旗下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型为经典案例。

郭为告诉记者,“十年之后可能就没有所谓的硬件产品,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以智能设备为载体的APP,所有服务都由云架构提供。如果有机会将过去20年积累的资源禀赋,通过与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结合释放出来,那一定是值得期待的,也是值得‘博一次的机会’。从中国大的环境来看,一方面信息化应用的水平仍然偏低,云的应用在各个行业还很不成熟,没有进入快车道;但另一方面,深入到各个行业去看,面对中国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更加需要贴近客户的云服务模式,这也是我们的价值。云,是我们提供新动能的方式。我们当时判断,帮助客户上云、应用云、管理云、优化云、使他们付出更少的代价获得最好的云服务,这是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

2017年4月,神州数码集团正式宣布开启面向云和大数据时代的全新战略转型,并将全面发力整合云服务,在以MSP(云托管服务提供商)为核心,形成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下,定位为一家新型的云计算公司。目前,神州数码集团已具备IDC、ISP、ICP、多方通信牌照,通过国家工信部互联网资源协作服务经营许可(云服务牌照)以及工信部可信云认证(云主机、块存储),拥有国内云服务领域几乎全牌照。此外,神州数码集团也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同时获得AWS、Azure、阿里云TOP级合作伙伴身份的公司,神州数码集团也已成为首批通过Oracle MSP认证的中国企业,并与华为保持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起独特的资源优势。

截至目前,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与300余家国内外领先的IT厂商、30000余家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建成覆盖全国1000余个城市的中国最大的IT网营销网络,这也是神州数码集团的价值之一,以及为什么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如郭为所言,“我们会根据应用场景,将软件、应用融合进去,对于大的数据中心或私有云进行优化,某种程度上来看,我们做的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新技术。”

2017年上半年,神州数码集团云计算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收入从无到有,整体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毛利率达44.43%。10月,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上海云角的收购之后,已经具备了成熟的云管平台,并重新构建了全面的云计算技术、产品及服务体系。现在,神州数码集团已经在用一家“云计算公司”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企业转型升级既是企业发展内在的要求,又是企业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对此,郭为作为一名企业家有最直接的感触和发言权。

无独有偶,神州控股和神州信息的转型也成效显著,神州控股2017年中期业绩显示:新业务收入达到4.14亿港币,较去年同期的2.73亿港币大幅增长51.21%(人民币同比增长58.41%),新业务毛利达2.09亿港币,同比增长50.75%。同样,神州信息的财报也显示;战略业务占比提升,进入盈利收获期。

就像郭为所说,如果说2016年是‘神州数码系三家公司’改革与创新的攻坚年,那么2017年就是战略和创新业务全面落实的一年。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广泛的行业覆盖,以及前瞻的布局,三家上市公司将在向云+大数据服务商的转型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如何跨越战略与实施之间的鸿沟,取决于如何迅速在“不可名状”的需求到来之前,发掘与众不同的能力,更取决于他们有多了解自己的客户。郭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中表示,“我们现在更像一个云+大数据的公司。”目前,神州控股、神州信息、神州数码集团已在健康医疗、工业、农业、金融、教育等领域完成了相关布局。

健康医疗领域,专注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云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三大核心领域,布局精准医疗,建设一库一网肿瘤大数据平台,助力人类健康事业;工业领域,基于工业大数据精准、真实和及时运用,打造全新社会化制造生态系统,让制造更简单;农业领域,通过推进“一库一网三大服务”,构筑服务三农的农业大数据生态圈,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金融领域,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赋能金融行业,助力生态构建和产业发展;教育领域,打造智慧校园,通过大数据为受教育者和组织教育者画像,使每一个人的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提升全社会教育水平。

转型是更艰难的创业。它不关乎成就,而更多地折射着对于自身定位的探寻,从这个角度看,每一次转型毫无疑问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都让自己打破界限,创造大不同。

以下内容为郭为自述,由《经济观察报》采访整理——

“神州数码”一诞生就开始向软件服务转型,花了七、八年的时间,到2008年我们才真正敢说是围绕着核心软件去做,即使如此,从2008年到2012年,我们也是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做到了比较大的规模。所以真正的转型其实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两年就完成。

其实很重要一点,是我们感觉行业的应用达到了高峰,需要寻找IT发展的下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当时提出智慧城市,希望我们不仅做纵向,还可以从横向来覆盖产业的变化。虽然现在这个服务已经很普遍了,但当时我们提出智慧城市的时候还很早,在做的过程中也是一步三折,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去看如何发挥我们的长处。

这一次转型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结合整个大的趋势变化,还必须把自己从一个IT公司转化为DT公司,变成一个以数据挖掘、数据应用,利用数据为很多行业赋能的公司。

所以,3年前,我们开始启动几个新的项目,包括在智能制造领域与沈阳机床合作,在制造业的大数据应用领域开始进行探索。

同时,在3年前我们借着土地流转,收购了中农信达之后,通过交易、确权,用大数据服务于农业。

另一个更重要的机缘则是3年前,国家卫计委在讨论“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提出要做一个大数据方面的规划,请神州控股参与这个规划的编写。我们意识到,从长远来讲降低医疗成本、实现普惠的医疗,这是国家医改的方向,而通过大数据、精准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不断把病人、患者的数据和大医生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回馈到整个网络上,可以普遍提高国家的医疗水平。我们首先开始的领域是肿瘤,包括罕见病。现在都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所以现在“神州数码”可能更像一个做大数据的公司。我觉得方向是对的,但是怎么落地,怎么去做,究竟我们的方案是不是对的,还要靠市场来检验。

我们一定要博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我们在看如何利用大数据与这个世界的各行各业连接。我们并不认为自己会成为这样的平台型公司,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公司。我也不会说我们就一定成功,但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内容系经济观察网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沈建缘经济观察报记者

商业观察研究部主编
关注科技、商业、互联网及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擅长高端人物访谈,跨国企业深度报道和独家采访。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