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之困、中国“芯”结背后:反思中国制造的现实与困境

作者:王国信 2018-04-20 23:13

中国“芯”的现实与困境可以部分地作为中国制造的缩影。在中国数量颇多的关键领域,在一些我们看似强大的领域,都存在同样的风险。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王国信/文 制裁中兴通讯可能将成为中国在芯片研发上的转折点,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4月16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时长7年。作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目前,中兴通讯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约10%的份额,而国内市场份额约30%。但眼下,中兴通讯事件正出现连锁反应。

中兴困境的形成很容易复盘,也很容易把脉。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兴事件可能只是特殊背景下的个案,但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仅仅是贸易摩擦,还有全球化的贸易规则以及中国制造的现实困境。在中兴的业务中,包括处理器、FPGA、基带等核心部件均离不开美国公司,而7年禁令对于中兴通讯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中兴难题何解?

中兴困境的背后,展现了一个长久存在的中国电子行业难题。目前,中国芯片需求量占全球50%以上,而国产品牌芯片只能自供8%左右,且集中在中低端,目前芯片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最大“黑洞”。而尽管有国家重大政策的加持,大量的政府资金涌入半导体产业,但研发进展缓慢,中国电子行业的危机一直真实地存在着。为什么在多重力量的支持下,“中国芯”仍迟迟没有突破,难点究竟在哪里?这之中,作为“中国芯”代表之一的龙芯,它的发展将给我们以启示和教训。

中国“芯”的现实与困境可以部分地作为中国制造的缩影。在中国数量颇多的关键领域,在一些我们看似强大的领域,都存在同样的风险。中国正在转型的关键时刻,不论是产业升级还是结构调整,都离不开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实现独立的发展,并最终掌握国际话语权。中兴事件,亦该如此引起全行业反思和警惕。

相关阅读:

中兴遭美“封杀”之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芯”

重估中兴通讯:基金最低给出3个跌停

中国科研专家圆桌会:为什么我们造不出美国人那样的芯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王国信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汽车新闻中心总监
长期关注汽车(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等上下游)产业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评论。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