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人要学会面对公共生活

作者:姚遥 2018-05-28 15:48

如今大量发生的公共募捐之后的各种纠纷,起点都在于公众认为——求助者拿钱之后转身就走,而捐助者则一脸茫然,最终在公共空间中制造出种种暗流和漩涡。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姚遥/文 近日,一篇质疑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中称河南省太康县一2岁半女童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其母在获得15万元捐款后却未救治眼球已脱出眼眶的女儿,反而去北京高端民营医院为儿子治唇腭裂。今年5月4日,不到3岁的王凤雅离开人世。

这篇文章引起轰动后,多家媒体进一步跟进。目前能确定的基本事实是,这对夫妻确实有一个曾患重病的幼女,已因病夭折。他们还有一个患有唇腭裂的儿子,获得嫣然天使基金救助后,得到了治疗。当地警方称,“筹来的大部分钱都用在孩子治疗上了”。

一个本已不幸的普通家庭,承受失去幼女哀痛的同时,还要接受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轮番轰炸,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局面。这个双输的状况,提醒了公开求助行为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一个普通人在进入到公共空间以后,需要适应公共空间的规则,尤其是信息的充分披露。

局面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一个核心点就在于这个家庭面向社会发布了家庭有紧急需求的信息,同时接受了大众的捐赠。从法律上来说,捐赠作为赠予行为,完成的那一刻,资金就完全归受助人所有并全权支配。

如果这个捐助行为只是局限于非公共层面的私人交往之间,按照法律处置财物无可厚非,也很难演化成一个公共话题。但是如果求助行为进入到了公共层面,就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完全理性状态假设下的赠予行为,大众参与捐助的行为更多基于悲天悯人的道义冲动,也需要一个后续的结果,来承载他们的道义预期。

另一面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困难展示到公共空间之中,期待公共空间给予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拥有保持公共空间秩序完整的义务。倘若所有人都只是向公共空间索取资源,拿完之后抽身就走,那么这样的公共空间迟早崩塌。

如今大量发生的公共募捐之后的各种纠纷,起点都在于公众认为——求助者拿钱之后转身就走,而捐助者则一脸茫然,最终在公共空间中制造出种种暗流和漩涡。

维系一个稳定的捐助公共空间,意味着当救助行为发生之后,受助人一方还要持续通过同样的公共渠道反馈信息给社会,而不仅仅是捐助者。

试想,如果小女孩的家人,能如同发布求助信息一样,在同一个平台上持续发布后续的相关信息,第一篇引起轰动的网文就缺乏了基本的传播基础。小女孩的亲人或许并没有选择最优秀的医学救助方案,没有选择条件最好的医院,但这并不是引起大众愤怒的地方。如今大众被引发的怒火,全部来自于网文的引导,指责他们重男轻女,挪用救助款,不给女孩看病。这些指责,但凡此前在公共求助平台做过持续披露,就不至于等到媒体介入才洗清。

对公共空间披露信息的义务并不是额外的负担,强度也与他们接受公共空间支持相匹配。对一个家庭来说,无需如同专业慈善组织一样做到极其精准,但是基本的信息和进展还是应当持续公布。当然,这也不该完全苛责个人与家庭,相关募资平台也要完善相关机制,引导求助者将后续的相关信息进行必要披露,涉及隐私的当除外。

这样的一个公共生活模型,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不是很熟悉。不过,我们整个公共生活的规则,不正是不断地在碰撞中从自发秩序走向约定俗成吗?对此,人们必须适应。

今天这个重病幼女死亡带来的争议,正是展示了一条默认的规则,既然来到了公共空间中,就应当尽到后续信息披露的义务。维系一个美好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精心地付出。

(作者系公益人士)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