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说】国企改革的莫干山34年轨迹图(三)国企的再改革重点是“管资本”

作者:EEO视频 2018-06-12 15:44

截至2017年底,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净资产达51.2亿元。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经历了不止一轮的嬗变。国有资本及资产该如何管?

经济观察报EEO视频出品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经历了不止一轮的嬗变。国有资本及资产该如何管?又该如何评价“管资本”的改革效果?本期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原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思平和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三位嘉宾在2018春季莫干山会议上的精彩思想碰撞。

私享一:国企的再改革重点是“管资本”

私享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陈清泰

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也改了40年,应该说有进步,还没到位。管资本为主是这一轮改革的亮点和突破口。针对当前的情况需要澄清认识、凝聚力量,加快推进改革。

在漫长的20多年间,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放”和“收”之间徘徊,没有能够改“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魔咒。最近十多年来,政府管企业的体制不断加强,每一个企业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不同的地位,“央企”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政府把国有企业作为行使职能的工具,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承担社会职能的基本单元。党政部门分兵把守,在企业之外管理着本应有股东会、董事会管理的那些人和事。结果,企业和政府绑得很紧,它有多元的目标、缺乏活力。

管资本为主是中央的重要决策,是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诸多体制矛盾的一把钥匙,但是两种理解、两种做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国企转制的关键是转,在这个过程中,清晰地界定两种企业制度十分重要,因为这涉及政企关系的转轨,监管制度的转轨和治理结构的转型。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德混淆,搞不好会使国有企业的转制走过场。

为此,在强化国有资本所有权管理的同时,对市场主体的分类和称谓应该及时地由所有制转向遵从企业制度。现在对公司呢,现在还在叫什么国有公司,非国有公司,我认为这个称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它的股东是谁,并不改变它的公司的性质。另外,股权结构是变的,你每个公司的头上再加个所有制,这个绝对是不应该的。我想这种把公司称谓的转型,它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制,而且有利于消除所有制鸿沟,我想这将可能是生产力的再一次解放。

私享二: 产权制度是新一轮突破口

私享嘉宾:原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思平

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展开了第二次的今年的会议,在这个会上就提出来,我们新的时代、新的时期,要改革实现新的突破。什么叫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呢?我想起码有三条:第一条,机制是不是转换了,是不是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了;第二条,国有企业该退的退了没有,该补短版的补了没有了;第三条,国有企业垄断还没有打破,是不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主体共同竞争的主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了呢?

我想是这三个条件,对照这三个标准,去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九大报告曾经讲我们经济体制改革还是要以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市场化为重点来突破,因此离开了产权的改革,讲国有企业改革我觉得很难突破。因此,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呢,我们还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我们的国有企业转机制、调结构、破垄断这三位一体的改革。

私享三:创新模式,构建国资管理中间层

私享嘉宾: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 刘纪鹏

首先是中国现在的国有资产现状,到底中国有多少国有资产?从国资来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净资产达51.2亿元。我们不要说总资产,没意义。中央有24万亿,地方有26万亿,500强里边中国大陆如果含香港就是109家,和美国135家已经很接近了。

中国模式创新,第一个要坚持公益性国企与盈利性国资并存,一定要往前推进一步,国有资本心里公司制度完全是可以和市场经济的对接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统一到管资本上来。我的观点是把国资委和国资委系统分开,就是现在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一定要是企业集团公司投资运营这个分得很清楚,要把这张皮从企业身上扒下来贴到国资委去。所以国资委和国资委系统要分开,两身两任。国资委四大职能,国资战略布局规划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者,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管理者,国有资产安全的维护者。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