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基建投资大跃进重现?NO!补短板进行时

作者:社论 2018-08-03 22:16

补短板的定调,已然框定了这一轮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我们需要更合理的制度设计,让社会资本有足够的意愿参与其中,也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即将来临么?相信基建投资重新加速应无悬念,不过我们恐怕不会看到一些市场人士想象中的投资大跃进。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了明确的信号。会议提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会议一连提出六个 “稳”字——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这样的表述还是第一次。

实现这六“稳”目标,核心还是稳增长。如果不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则就业不稳,金融难稳,外贸外资也受牵累,更谈不上稳定的预期。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基建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在60%,大体可以说,稳住了基建也就稳住了投资。不难理解,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当然,我们相信今时今日的基建投资补短板,与过往屡屡出现的投资热有很大的区别。简而言之,这可能将正在下滑的投资增速拉回预期轨道,但投资大跃进不会重来。

现实地看,基建领域投资正在持续放缓。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为7.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13.8%,这种情形多年未见。这与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缓建一批项目有关,也受制于资金配套和到位情况不理想。鉴于PPP项目整治已近尾声,一批合规项目有望尽快落地,加上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基建投资大概率会掉头加速,重回两位数增长。即使如此,我们认为,各个地方对这一轮基建投资要有清醒的认知,不可盲目抢点,一哄而上铺摊子,重蹈过往在机场、港口、地铁等领域出现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最近大幅度调升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门槛,应该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警示。如果考虑到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用逐年递减,市场也不宜对这种加速度抱过高的期望。

更何况,补短板的定调,已然框定了这一轮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无论对于各地方政府还是寻求市场机会的企业,首先要问的是,基建短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几年各地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基建投资计划,但更多集中于路网、轨道交通、机场电站等大项目上,但基建补短板的内涵显然要更为丰富。比如现在到了雨季,已经有一些城市一场暴雨后积水成涝,大都市里看海的景象每年都会出现,说明城市地下管网设施老化严重,这方面补短板的紧迫性一点也不低。就此而言,基建补短板不能一味追逐大项目大投资,也要多关注公众的现实需求。

好消息是,基建投资正在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前期整治过程中,很多地方项目被叫停或者缓建正是因为资金无法配套,或者地方明明没钱,还变着法子上项目,以明股实债、约定固定收益等方式筹集资金。这不仅进一步抬高了地方杠杆率,也可能累及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我们注意到,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工作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等。对很多地方和项目来说,缺钱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观。

值得关注的是,1.35万亿元的专项债券有可能撬动多大的各类资金?过往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多半是政府和国企的游戏,在PPP推进四年多以后,社会资本能否更多参与这一轮基建补短板项目,有更多的施展空间,恐怕也是各地方必须补的短板。此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一份文件大幅度缩小了必须招标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主体特别是民企的自主权,这可以看做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需要更合理的制度设计,让社会资本有足够的意愿参与其中,也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