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全新品牌标识 奔腾要冲刺年销百万辆

作者:耿慧丽 2018-10-18 21:39

无论是从销量与市场地位,还是从一汽集团的改革大局来看,奔腾都到了必须奔腾的时刻。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耿慧丽 在重振红旗的战略调整轰轰烈烈地推进一年之后,一汽集团旗下另一自主乘用车品牌奔腾也开始迈上新征程。10月17日,一汽奔腾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并启用全新的品牌logo——“世界之窗”和英文“BESTUNE”。根据新规划,未来3年奔腾要推出9款新车,其中50%为新能源汽车;首款体现新奔腾品牌战略的全新车型——奔腾T77也正式开启预售。在新战略和新产品的加持下,奔腾品牌也提高了销售目标,计划5年成为年销百万量级的品牌,冲击自主品牌第一阵营。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一汽奔腾重点展示采用全新命名方式的T77概念车,当时,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长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对奔腾品牌的LOGO、品牌理念、定位和愿景进行优化打磨,计划在10-11月期间与全新的T77车型一道对外正式公布。

随后,关于奔腾换标的消息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一汽奔腾方面始终没有明确回应。如今,伴随新战略发布,奔腾的新标也正式揭开面纱。奔腾启用的全新品牌LOGO,加粗的数字1,有两条线条勾勒,外部加矩形黑框。对于这一全新标识,一汽奔腾将其命名为“世界之窗”。官方资料介绍,“世界之窗”的核心元素“1”来源于第一汽车,代表着奔腾品牌的历史与传承。它既代表一汽,也代表奔腾人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标准,矢志不渝、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等。

同时,奔腾也公布新的英文标识“BESTUNE”:“BEST”象征着最好、最高,代表着新奔腾品牌为用户提供顶级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美好心愿;“TUNE”是节奏,是旋律,是潮流,寓意青春的节奏、运动的旋律、时代的潮流。

发布会上,柳长庆用五个窗户、五种颜色将奔腾的品牌历史、全新的品牌理念与定位、品牌价值、目标客户与客户关怀理念、绿色环保串联起来。柳长庆介绍,新奔腾的品牌愿景是与时代共奔腾;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智·创造,开心奔腾”;品牌定位是成为“物联网汽车创领者”,是“品·智生活进取π”。

根据新的品牌战略,在未来3年间,新奔腾将推出9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的比重将超过50%。一汽奔腾还将打造全新的电动车平台BME,BME平台可实现A0、A、B级车型扩展。基于BM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续驶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

智能化方面,奔腾X40的诞生代表着一汽奔腾进入智能网联时代,它不仅会实现车和互联网的链接,还是首款实现社交互联的车型。奔腾T77将开创新奔腾物联网1.0时代,3D全息影像+AI技术让车载语音助手进阶成为“虚拟生命”,除手机以外还首次实现与几百种智能电器互联互控,真正实现了车与生活互通。明年的上海车展上,新奔腾将正式发布全新的智能网联战略。

在客户服务方面,新奔腾将对旗下4S店进行全新升级,店面设计风格更加年轻科技,功能划分更加人性化以用户为中心,同时打造线下店面1公里服务半径;奔腾还将推出全新的服务品牌,并推出结合线下与线上的综合服务平台,360度服务客户。

在产品、技术、服务全面升级的同时,一汽奔腾也抛出了全新销量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一个年产销百万量级的汽车品牌,实现“一流品牌、行业前五,进入国内自主品牌第一阵营”的战略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年销百万辆,相当于再造一个吉利、长城,两家民营自主品牌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达到的门槛,新奔腾想用5年时间就实现,即便背后有大集团的雄厚资源支撑,也很难实现。尤其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自主品牌严重依赖的SUV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1997年成立的一汽奔腾,是国内较早起步的自主品牌之一。得益于一汽集团雄厚的资源支撑,一汽奔腾在成立之初很快就以安全、品质打响了名声,早期推出的奔腾B70、B90、B50等车型市场表现也都跻身细分市场主流,成为当时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的代表。

但近10年来,在自主品牌不断提升技术与品质,并发起新一轮品牌向上、市场突破的过程中,躺在大集团怀抱里的奔腾品牌却掉了队。2016年,在自主品牌大丰收的年份,奔腾销量只有10.73万辆,同比下跌29.3%。2017年,在新产品X40的带动下,奔腾实现正增长,全年新车11.54万辆,同比增长13.7%。但今年以来,车市低迷,自主品牌分化加剧,奔腾重新陷入销量下跌的不利态势中。

2017年,在一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徐留平大刀阔斧的改革下,一汽集团成立奔腾事业部,将一汽奔腾、一汽吉林、一汽夏利三块自主乘用车业务板块合二为一,并在新的奔腾事业部下设奔腾研究院,打造产供销的产业链闭环。

无论是从销量与市场地位,还是从一汽集团的改革大局来看,奔腾都到了必须奔腾的时刻。如今,伴随新战略的发布,成立20余年的奔腾品牌也将重新出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