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没有夜市?京城推进“深夜食堂”满足夜猫子

作者:田进 2019-01-04 23:09  

北京正在计划深入推进“深夜食堂”,以促进夜间经济的繁华。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2019年1月3日零点。

陈树生与好友在合生汇五楼看完23点场的电影后,在一楼出口处的24小时运营便利店买了两瓶饮料,出租车一到,他便钻进车里,出口处又归于沉寂。“只有不到10个人看了这场电影,商场里的店铺基本在22点前就结束了运营”。

此刻,户外温度已是零下7度,在此处交汇的地铁7号线、14号线均已停运,地处CBD商圈、商业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朝阳合生汇,只有三家商铺还在运营。

与合生汇一条马路相隔的餐饮街道则是另一番景象,快餐店、饭店、KTV灯火通明。路边六个代驾身着制服蜷缩着身体,边跺脚边等待着生意的到来。其中一名代驾向记者介绍,“冬天是淡季,一晚能接一单就不错。在夏季,此处人群更盛,订单也很快就能抢到。”

不久后,合生汇对面零点后的景象或许会在北京更多的繁华商圈出现。北京正在计划深入推进“深夜食堂”,以促进夜间经济的繁华。

在2018年12月21日举行的2018年度(第十二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表示,研究出台全市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成为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北京将支持建设24小时便利店,鼓励有条件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深入推进“深夜食堂”。

政策扶持

北京支撑开展“夜经济”在2018年5月便已撕开一道口子。当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支撑“深夜食堂”特征餐饮开展项目申报攻略》,提出每天22时至次日2时期间保持营业,提供餐饮服务的特色餐饮街区、特色商圈和特色餐厅可以申报资金支持。

2018年5月11日起,合生汇地下一层和二层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深夜食堂”系列活动,陈树生此前也常在此打卡。不过来自广东的他,仍认为“北京夜市缺乏一点生活气息”。他表示:“对于夜猫子而言,23点以后,能有热乎的食品地才算是真正的深夜食堂,但‘深夜食堂’系列活动参与商家最多也就营业到22点。23点后营业的饭店又太昂贵,因此需要到便利店解决夜宵。”

作为管理运营合生汇的合生商业集团,集团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为了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合生汇结合21区BLOCK的空间属性,在2018年夏天联合街区内超过150家租户,自主创新及策划了“深夜食堂”,通过特色美食、创新手工艺品等,与年轻潮流主题装饰相结合,满足新消费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年轻人提供了夜晚吃喝玩乐的场所,试图点亮北京城市夜生活。”

零售专家鲍跃忠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北京夜间消费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政府推动24小时商业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2017年8月,滴滴媒体研究院发布的全国400城的出行数据显示,北京在夜间出行(22:00-6:00)占比排行榜和深夜餐饮类出行排行榜中均为列首位。在消费潜力上,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7万,人均消费支出超3.7万元,均位列全国第二。

不止是北京,从2017年起,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在从商业补贴到延时运营地铁、公交等方面,积极推动深夜经济的发展。

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形成夜间经济体系,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晚20至24时放宽相关摆卖管制,加密夜间经济街区附近公共交通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2017年10月31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夜间经济是促进城市经济更加繁荣的重要途径。到2020年,力争夜间经济试点区域新增经营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左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说:“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当下,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心理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深夜消费逐渐成为消费的硬需求。人们有需求,政府因此鼓励夜间经济相关设施的发展。

商家抉择

在北京市四道口的超市发超市附近,一进入商铺左侧是茶饮,右侧是便利店,再往右侧走则是160平米可免费使用的书吧,4千册来自海淀区图书馆的书籍均可免费阅读。这也是超市发在2018年探路深夜经济新的尝试。

超市发副总经理赵萌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2018年,类似于这样的店铺,超市发试点了三家。通过超市发罗森便当店+书房+网红茶咖的方式,为顾客供给一个24小时全天候的消费场所。

除了商超便利,更多业态也在涌入“深夜经济”。

2018年6月,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宣布,在北京等7座城市正式启动夜间配送业务。10月,“阿里健康”联合“饿了么”、“蜂鸟”将24小时送药上门服务推展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与国大药房、同仁堂药店等众多连锁药房合作提供夜间1小时送药服务。

在多业态商家角逐夜间经济“大蛋糕”的同时,成本上升与客流量下降成为了新的现实难题。

鲍跃忠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因北方季节性的特征,相比于夏季,冬季晚间客流量更会显著减少。同时延长运营时间,企业面临最显著的问题是客流量减少,成本上升。如便利店行业,人力、房租、水电,等成本一直是便利店行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如若延长运营时间,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18年5月24日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便利店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店铺资源加速稀缺,房租成本上升18%﹔人员流动性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上涨12%﹔水电成本上涨6.9%。

赵萌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4小时便利店的主要成本在人工,当下招人难且人工成本高。便利店实行三班倒模式,对夜班员工还需提供额外补贴。

在试点选址上,超市发也有着自己的理念。赵萌表示,三家试点店铺都是根据商圈的顾客群特点而开设的。“四道口和学院路的试点店毗邻大学院校,科学院南路试点店铺也地处海淀核心区域,晚间客流量均有一定的保证,书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晚间消费的场景。”

赵萌表示,开设试点店铺更多是从公益的角度出发。基于对商圈把握准确而带来的客流量,可支持门店良性运营。对于未来是否增设类似的店铺,赵萌持谨慎态度。“锁定顾客需求去提供服务是我们的出发点。只有在适合的商圈,我们才可以放大这样的业态。做企业必须掌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合生汇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深夜食堂系列活动的举办时间是2018年5月11日-2018年10月7日。2019年,合生汇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租户的要求,调整及增加参与的租户,适当的延长运营时间。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在市政交通配套都满足人们的夜间出行需求的情况下,商场在2019年也会积极响应政府点亮北京的行动,为繁荣城市商业尽己之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田进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