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 监管学界业内专家发出这样建议

作者:胡艳明 2019-01-15 11:31  

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地变革,开始具备大国金融的特征。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2019年1月12日,国融证券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2019)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国内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以及金融界的资深专家回顾改革开放40年经验及利弊得失,热议构建具有大国金融元素的现代金融体系,共同探讨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为何需要迫切发展资本市场

回顾过去40周年,我国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计划性金融转变成市场化金融,经济货币化率大幅上升,证券化金融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基于市场机制的证券化金融资产的影响日益明显,金融体系从纯银行架构到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协同发展。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地变革,开始具备大国金融的特征。

国融证券董事长侯守法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步伐愈加坚实有力,资本市场前景愈加可期。近两年国家释放的一系列政策红利必将带给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直接融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投融资活动将空前活跃,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在刚刚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强调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而资本市场占了这部分篇幅的1/3,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因此,无论是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都迫切需要发展资本市场,让股权融资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围绕经济形势及其政策建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过去一年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预计都能实现。

他强调,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将持续健康发展,有机遇、有市场、有基础、有条件。国家逆周期宏观调控在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进一步的增强;国家出台国内一系列培育市场的措施,以促消费和投资;供给侧改革将会深入推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将会加大力度和加快步伐。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作题为“现代金融体系之路:中国的探索”的主题报告。

他首先从构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战略目标,指出要构建具有大国特征的现代金融体系,其基石是透明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具有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这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势,又有坚实起点和基础。

围绕目标,吴晓求从三个方面作了梳理:首先介绍了40年来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变化,从金融资产的规模和结构、金融业态的变化、金融风险结构变化、金融开放和国际化以及监管模式变化等作了系统总结;其次,对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他认为基本特征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金融资产已经开始实现跨越时空的配置,通过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中国金融也将慢慢具备这个功能。最后,就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他从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新技术的渗透和广泛应用,以及开放国际化作了深入阐释,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什么样的大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演讲中理清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产出的关系,提出了投资杠杆不能一刀切的理论。

他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情况下,低利润伴随着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去杠杆;去杠杆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资本回报率;应该关注要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率,投资的增量和投资效率;平衡好短期需求目标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之间的纽带。

在宏观经济形势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有优,下行压力在加大。这种趋势促使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逆周期的强化。他认为,当前参数的变化,内生性回落压力在加剧,外需的冲击在未来才会显现;7月31日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传递效果明显存在问题,短期的方法是调整力度的加大;未来下行压力可能比预期大;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管理的难度和压力加大;预期和信心的稳定在于全面改革,但是政策实质性转向非常重要;目前的政策空间,今年开局比较难,但趋势会越来越好。

专家们指出,大国金融的构建,资本市场发展是重点,是基石。发展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才能逐步改变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风险特征;只有发展好资本市场,才能发挥好股权和债权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支持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支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同时,大国金融应该是市场化的,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财富管理和风险分散功能相统一的特征。大国金融应该是分层的,能够穿透融资配给边界,既提供差别金融服务,又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大国金融应该是开放的,在全球货币多边协调体系内积极发挥作用的同时,加快人民国际化的步伐。大国金融应该是透明的,未来金融监管需要从资本监管向资本监管与透明度监管并重的方向过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胡艳明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