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微城,可解“空城”之惑?

作者:程海瑞 2019-01-17 16:31

产业微城是一种实现产业高度集聚,并达到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产城融合新模式,是帮助城市空间实现均衡发展,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程海瑞/文 伴随着城市物理空间的野蛮扩张,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与人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兴城不兴业,见物不见人”的空城乱象,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而凸显。

1月16日,《2019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简报》(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据了解,该《报告》由贝壳菁汇产业微城研究院与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发布。上述结论就出自该《报告》,这份《报告》用较为详实的数据样本,展现出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实际上,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披露,中国当前的城镇化水平为58.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3%。

针对报告当中提及的中国城市空间开发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贝壳菁汇产业微城研究院院长张磊提出了产业微城的概念,希望借此给出解决方案,助推区域经济的创新。

空城之惑

近五年来,全国城区人口增长率约为8.9%,而全国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约为13.5%,中国各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城区人口差额不断扩大,城市扩建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城区人口增长速度。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全国建成区面积增加8765.7平方公里,然而城区人口仅增加3309.5万人,按住建部每平方公里容纳一万人的城市标准,新建城区面积中有5456.2万的人口缺口,这意味着部分城市将沦为“空城”。在这个阶段,解决城市空间与人之间的平衡,成为迫切问题。

人口,一直是考量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所驱动的现象,合理的人口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年均需转户约1600万人。持续解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稳定就业、集聚安居等问题,意味着巨大的居民消费提升和庞大的城镇软硬件设施建设需求,是经济增长持久的内需动力。

中国人口流动的大体趋势,一般是偏远贫穷地区向沿海、发达、省会城市流入,呈现层层递进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流入、城区人口流出,导致城市人口变化达不到预期规划。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区高素质人才流出也导致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竟不能满足农村人口需求,城市与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大型城市,青年劳动力短缺,城市发展大大受限。

因此,如何规避空城现象,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目前中国中小型城市正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产业微城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产业微城概念的提出,源于我此前在安阳进行产业调研时的灵感。我发现,安阳作为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虽然产业链完整,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6000多家服装企业大多是作坊式生产,产品低端,竞争力不强,亟待产业升级。”贝壳菁汇产业微城研究院院长张磊说。

张磊表示,产业微城是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城乡空间配置的一种创新型空间开发模式。其原因在于,全球工业4.0时代及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微城是一种实现产业高度集聚,并达到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产城融合新模式,是帮助城市空间实现均衡发展,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新型城镇化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城乡空间配置是紧密相关的。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半的钢铁、60%的水泥和25%以上的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但很多城市也面临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不足、能耗高污染重、产业关联度低和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这是导致空城、睡城、鬼城,土地城镇化远超人口城镇化等问题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产业集聚土壤是极其厚实的,这给产业微城的发展带来了便利。”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认为,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谢良兵认为,过去五年,全国建成区面积扩张率约为13.5%,相比十年前,中国的扩城脚步放缓,在这个阶段应更注重城市空间与人之间的平衡。实现这个平衡的关键,是在城市有限空间内实现同一产业的高度集聚,打造小范围内的全产业链条,帮助城市产业形成生态闭环。这样的产业升级将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促进地方优势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