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城市密码:都市圈与智慧城市

作者:苏晶 2019-01-19 13:57

中国面临的是一条更讲求质量的集约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其中,都市圈和智慧城市是两个最重要的抓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苏晶/文 城市该如何把握未来?这恐怕是当下城市竞争中每一个城市主政者都想得到的答案,不仅关乎城市排名,更关乎民生福祉。

1月18日,在麦肯锡和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等四机构联合举办的2018年城市发展年度论坛上,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张帆分析,未来城市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人才因素将更加重要,抢人大战仍会继续;城市界线将变得模糊,出现世界公民型城市;城市面临的挑战将越发严峻;科技在城市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一点已经很明确,在城市资源面临挑战,大城市病日益普遍,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之际,原本单纯追求规模化的城镇化道路已不再适用。

中国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在上述年会致辞中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质量还不够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迫切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挖掘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目前,中国面临的是一条更讲求质量的集约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其中,都市圈和智慧城市是两个最重要的抓手。

从都市圈到城市群

“有规划无落实”是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尴尬现实。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周南介绍,目前我国“19+2”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是实施情况不尽人意,规划尺度过大、跨省协调困难是主要原因。

加强城市群的发展,首先要发展好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再由各大都市圈协同融合成区域的城市群。因此,目前培育发展都市圈成为多方共识。

关于都市圈并没有明确一致的概念。周南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主要是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者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

实际上,城市是历史演进规律的体现,城市从商品交换中产生,与资源优化配置相伴始终,合理的要素资源配置让城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当城市地域扩大到一定程度,相邻近的两个城市因为地理空间而交互影响,大都市圈、城市群相继发育、因运而生。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正处于各类城市各管各发展阶段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开启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过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已经明确提出“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

大都市圈应当如何打造呢?黄奇帆表示,关键是做好宏观规划,具体要做到五个一体化,即交通枢纽功能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内陆开放要件一体化、产业政策和布局一体化、公共服务和设施一体化。

然而,一体化的实现并不容易,目前,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依然大于合作。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认为,跨区域协调机制失灵是主要原因。以市域交通为例,目前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只有上海到昆山花桥一条地铁线路。

周南建议,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都市圈的城市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破除行政壁垒,培育统一的市场。                                                                                           

智慧城市:标准与未来

智慧城市被认为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麦肯锡发布的《智慧城市:数字打造宜居家园》报告认为,智慧城市的特征在于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可从安全、时间、健康、环境、社会联系、就业、生活成本七个维度来衡量。

上述报告研究者预测,智能技术一旦引入,便能将许多维度上的关键指标提高10-30%。以让大城市居民头疼的通勤问题为例,到2025年,部署了智能出行应用的城市可将通勤时间日均缩短15-30分钟。

未来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依然乱象丛生,华为中国区智慧城市区域拓展总监章玲认为,政府、企业未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达成共识,老百姓很少参与,很多智慧城市建设是在“盲人摸象”,缺乏方法论指导。

为了让智慧城市有章可循,国家层面有关智慧城市标准的立项和研制工作已经逐步展开。按照“急需先制定”的原则,目前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已制定37项,对外公布了18项。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战略总监方可认为,国家标准不是把智慧城市建设框死,而是给智慧城市建设划一道基准线,解决什么样的智慧城市是好标准的问题。

智慧城市不是技术,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城科会数字中心主任徐振强认为,智慧城市跨学科人才集成,不仅要懂信息科学,还应该具备挖掘城市发展需求的能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专家张伟东以“战略-行动-绩效”为评价指标对北京、上海、杭州等六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进行了初步评估,他发现,中国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占主导,各城市智慧城市需求各异,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的融合仍需努力,应该因城施策。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