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哪些科技创新信号

作者:陈伊凡 2019-03-05 18:19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伊凡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继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之后,今年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关键点与科技创新相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从2015年,国家修订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政府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上就动作连连,不断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推动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不过,回看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从逻辑上讲,不断给予科研人员激励,但真正应该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的小企业则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国家会给予相应的支持计划,国家投钱让小企业做研发。

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基础知识的源泉,也是产业相关技术的源泉。许多国家政府和创新型企业都希望能够与大学合作,进行产业创新和技术研发。例如在大学附近建立“科技园”,承担孵化器、技术成果转化等功能,尤其是80年代,美国拜度法案中,这样的做法被认为促进了国家的创新,使得大学和产业之间的技术转化。但与此同时,产学研结合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美国“硅谷模式”具有特殊性及偶然性,其成功原因之一得益于1945年之后联邦政府大量国防经费的投入。但在许多其他国家,复制“硅谷模式”已经被证明是困难的,面临的问题有,例如高校研究与产业的脱节、技术转化人员队伍未建全,企业无法承接高校的研究成果、高新技术转化的投入资金和回报周期成为了大部分企业不愿意过多将资金投入在技术成果转化上的原因等等。

针对此,报告中提出,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

针对一份对在华的外国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调查显示,知识产权保护是大部分在华外企担忧的问题之一。随着中国从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时代迈进,知识产权在国家及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发挥战略性的作用。

2018年12月4日,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在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的主体进行惩戒,有效保护技术成果转化。

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指出,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

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多权利

尽管,国家不断颁布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成果转化的措施,但相应的配套细则却未能落实,导致政策无法落地。回看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沿革,核心其实是产权归属问题。如今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归国家,处置权归单位,分配权归科研人员,由于政策细则和免责机制的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的阴霾未散,限制了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过,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中提到将开展两大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试点,科研项目实施期间: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备案;科研单位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加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力度,科研人员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等。

政府报告中,也专门提及了给科研人员“放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此次也被政府报告中提及。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于科研伦理的加强,能够有效防止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后果。传统的创新范式强调技术商业化的正向作用,但相应地忽视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潜在危机,因此学者们在传统创新范式之后,提出了责任式创新,责任式创新关注更广泛的创新政策与科学治理问题,更多地强调技术商业化后果的不确定性。

报告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陈伊凡经济观察报记者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记者
关注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疗、量子通信、科学产业化等,以及创投领域。
擅长上市公司的分析报道以及行业的深度报道,发掘行业的变化趋势和投资价值。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