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野蛮生长”能在香港开出明媚花朵吗

作者:万敏 2019-05-10 19:12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总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果仅仅是开展与传统银行同质的存贷业务,那么虚拟银行的想象空间将被大打折扣。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8家融合了互联网与传统银行基因的虚拟银行已获得了在港开业的牌照。

5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银行业条例》向蚂蚁商家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贻丰有限公司、洞见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及平安壹账通有限公司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

这四家虚拟银行分别融入了蚂蚁金服、腾讯、小米、平安集团的互联网基因。而此前获批的4张虚拟银行牌照,股东方则出现了京东科技、携程金融等互联网平台的身影。

香港金管局方面表示,根据已经获发牌照银行的业务计划,服务预期可于约6个月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

目前,8家虚拟银行尚未披露任何实质性的落地产品和服务方案,但从香港金管局的口径来看,它们的主要业务方向将是作为当地实体银行的补充,普惠个人和小微的零售市场,在金管局公布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文件中已经明确“不得对客户提出最低账户余额要求或就低余额加收账户管理费的要求。”

近年中国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已呈百花齐放之势,以民营银行为例,已涌现出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三家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则是国内首家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而香港金管局甫一出手,即批准8张虚拟银行牌照。

对于业务模式,金融壹账通副董事长兼联席总经理,平安壹账通银行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蓉表示:“金融壹账通依托平安集团超过30年金融业的丰富经验,精准把握各类金融机构的需求,虚拟银行拥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式,依靠金融科技实现客户服务、风险控制、成本控制、运营效率上的全面提升。金融壹账通将运用服务中国内地逾3000家金融机构的经验,结合对香港市场的理解,打造服务香港本地的平安壹账通银行,以金融科技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总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果仅仅是开展与传统银行同质的存贷业务,那么虚拟银行的想象空间将被大打折扣。

一方面,较大基数的人口规模对于开展零售业务来说至关重要,否则金融机构需要耗费巨大成本去寻找合适的客群,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比如WeLab Holdings(我来贷),它是香港首家纯线上信贷平台,已经在2018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其招股文件显示,上一年它在内地发放的贷款金额远高于香港,“期内旗下内地我来贷平台促成81亿元以上的贷款,而香港WeLend平台上发放11亿港元以上的贷款,并为企业客户促成21亿元的贷款。”

该公司创始人及CEO龙沛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在互联网上提供金融服务,一定需要很大的人口基数,香港非常适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成本很低,在香港市场推出半年以后,我们已经决定要找下一个市场。在考察了不同的市场后,我们最后选择了内地。”而有趣的是,这家公司的旗下全资子公司WeLab Digital Limited也在上一批获得虚拟银行牌照的名单之内。后续业务如何开展,令人期待。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面对的市场本质是一个下沉市场,如何做好这类人群的信贷风控一直是个行业难题。

众所周知,风控的基础在于数据积累,目前内地市场做得较成功的一些互联网信贷产品,依靠的是其早期通过互联网零售平台积累的庞大的用户数据,从而在获客、审批、贷后管理方面获得优势。

8家虚拟银行中不乏有蚂蚁、腾讯、京东、平安的支持隐含的C端数据优势,但在较强的用户信息保密监管背景下,这种优势能被利用到何种深度仍然存疑。

据香港金管局的相关解释,虚拟银行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时也会遇到隐私问题。虚拟银行仍须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和《银行营运守则》有关处理客户个人数据的各种规定。

“虚拟银行必须在收集个人数据时进行必要的披露(且任何直接营销必须获得客户同意)。最佳的做法是:未经客户同意,虚拟银行在香港所收集、持有、处理或使用的个人数据不应转移至香港之外的任何地方。”香港金管局在咨询文件中称。

“比如任何直接营销必须获得客户同意这一点,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在业务推广阶段将会使很多渠道受到限制,比如电话外呼、短信营销等,在我还没有客户的时候,我该如何让客户同意营销呢?”一位互联网零售金融从业者对记者表示。

整体来看,虚拟银行的牌照对于内地金融机构拓展海外业务来说意义重大,但在实际业务开展中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虚拟银行落地香港,或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开户打开一个试点窗口。金管局在《咨询总结》 中说明,其会因应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式,根据以风险为本及科技中立的原则对其现有监管规定做出调整。

金管局在咨询文件中称,技术应用对于处理虚拟的客户引入工作大有帮助,不仅允许客户无需亲自到场开户(一种高风险情形),也有助于进行随时验证。

当然,虚拟银行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为香港的金融人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年随着国内金融科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香港金融人士从香港远赴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寻找机遇。

“虚拟银行牌照出现,尤其背后是大陆企业的香港虚拟银行,跨境金融业务一定是重要部分。这使得香港金融精英可以更多更深入参与大陆金融业务,包括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李兆基家族旗下的小雨点CEO林坚诺博士称,目前金融行业的竞争并不是牌照之争而是技术之争、人才之争。虚拟银行牌照的发放,让香港金融人才不需要离开香港,就有了更大的竞技场。

“虚拟银行作为新型的互联网银行,在香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平安壹账通银行首席执行官冯钰龙表示,为了更好地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务香港实体经济发展,平安壹账通银行组建了一支由香港当地专业金融人才为主的团队,以便更好地服务香港市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万敏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市场研究院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