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政治局会议新提法: 何谓“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

作者:李紫宸 2019-08-03 21:03

何谓“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怎样用“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近日,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就这一新提法进行了解读。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就拉动消费,会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此次政治局会议中,就拉动消费首次使用了“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这一表述。

何谓“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怎样用“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近日,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就这一新提法进行了解读。

滕泰分析,如果回归到经济学上,从影响消费的一些变量和因素来看,在中国,对消费影响比较大的变量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金融因素(比如信贷的利率),此外还有消费结构、储蓄率、就业情况、对经济的预期、居民财产性收入(如股市收益状况)等,这些均会影响消费的增速。

滕泰认为,要继续扩大消费,中国很难再走以前的老路了。例如,十年前用过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边际效益已经递减。事实上,要扩大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才是根本。

滕泰指出,今年1-6月,尽管居民可支配收入尽管是提高的,但这主要是个税的起征点调高带来的,如果踢掉这一因素,收入本身的增速在放缓。因此,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改革话题,要发展壮大、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是保证中国社会消费持续增长的根本。而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尽快形成纺锤形的收入结构,保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这涉及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滕泰向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学界对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有不同的算法,保守的算法约有3亿人,乐观的算法则有4亿人。“即便是4亿人,在整个人口结构中的占比都不到30%,这与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占到7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这些需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滕泰说。

滕泰分析说,就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者,普通的工人贡献了劳动,也有的人贡献了储蓄资本,还有的人贡献了技术,还有的人贡献了管理。所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即由劳动者、管理者、技术者这样的群体构成。

“如果能提高劳动者、技术者、管理者的报酬,那么中等收入群体就会壮大起来,但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两个要素——土地和资本,获取了超额的要素报酬,由此造成房地产这样的产业获得了超额利润,同时,地方政府也因拍卖土地也享受到了巨大的收益。”滕泰说,未来对政府来说,如何降低土地和资本要素的成本,将变得十分关键。

“居民储蓄的利率很低,但企业贷款的利率很高,这涉及到庞大的金融垄断部门,通过垄断获取了超额的要素报酬。过去土地部门和金融部门收入太高,这需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解决。”滕泰表示。

再者,对于边际消费倾向因素。滕泰认为,目前来看,城镇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如何扩大农村消费,加速小城镇化的过程,也涉及到相关的改革措施。

此外,扩大消费还涉及就业、对经济的预期、股市的涨跌,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过去几年,中国股市的长期下跌对消费的影响也很大。1.4亿的股民背后涉及差不多4.5亿人口,可以说,股市的持续下跌消灭了大量的财富,造成居民财产性收入减少,由此成为消费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因此,未来股市信心的提振、走出熊市、科创板的开创,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会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滕泰提到。

另外,滕泰表示,扩大消费这一命题背后,实际还涉及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劳动法等诸多方面。

滕泰说:“正因为消费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用改革的办法来提振消费是一个总体的提法,具体的办法的话呢,还需要在实践当中逐渐探索。”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李紫宸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科创新闻部资深记者
长期跟踪工业、信息化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钢铁、能源、通信等相关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擅长深度、人物报道。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