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本:建筑行业的“大疆”或将在这里诞生

作者:陈伊凡 2019-08-12 20:11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比以往更加严峻,李泽湘估算,仅大湾区就需要两万多科技创始人级别的人才。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伊凡 实习记者 唐计 “我们的铝膜装配机器人要解决的,是铝膜板的拼装和固定工序的自动化,这将减少80%的人力。”

“我们的管道疏通机器人能够解决堵管问题,避免因此问题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些讨论近日发生在东莞松山湖生态科普馆2019“从0到1智能建造创业营”的结营仪式上。6支团队用了41天时间,针对建筑行业面临的痛点问题,提出智能化升级的解决方案,行业专家则对不同项目提出意见。

这样的实践同时也是新工科教育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样本。

“一个项目从立项到真正推向市场,需要长时间的研发。目前,这些项目才刚刚开始,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打磨和迭代。”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表示,这次创业营是为打造一个新的创新模式:瞄准一个大的行业,让年轻人在这里寻找痛点并解决它。

本次创业营由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 XBOT PARK 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由东莞万科、新鸿基、恒基、三一重工、长江商学院智造MBA项目赞助。

建筑行业“顽疾”待解

建筑行业长期面临工人劳动强度大、老龄化严重,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龄达到48岁,机器替代人工的需求在近几年来逐渐凸显。一个显著标志是,2018年住博会第一次展出了智能建筑机器人。

不过,一位在制造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认为,现在大多数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仍在实验室阶段,真正走向市场还需多次迭代。

“没有一个领域能像建筑业一样影响到几代人。”李泽湘表示,这6个项目是为解决效率、招工、劳动强度等多方面建筑行业的顽疾。

大量工地建筑材料及物资的运输和分发、劳动力资源流失率上升、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施工环境脏乱差、生产效率不均、粉尘污染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行业生态问题。

“传统建筑业因此具备极大的革新潜能,需要得到更多科技领域的关注和跟进。而这也是发起这次智能建造创业营的初衷。”东莞万科工程中心总经理刘实逵说。

在这次项目中,有一个团队所做的是管道疏通的智能化装备。目前在建筑领域的施工配合比看,泵送混凝土相对于常态混凝土工作性强、施工性能好,但这一方法常会遇到堵管、卡管的现象,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这一团队便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了管道疏通的智能装备,能够自动疏通管道。

从0到1

“你们是否有考虑到铝膜拆卸下来的放置问题以及后期安装的问题?”

“广东常刮台风,下大雨,我觉得这个项目未来可以解决下水道疏通的问题。”

“管道疏通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管道很长,你们疏通完如何将机器取出?”

“你们采用视觉+点位来对物品进行定位,但是点位很多,没有看到具体解决哪个点位的问题。”

在展示中,专家们针对项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尽管41天完成的项目,距离市场化还有很长距离,但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在李泽湘看来第一步是成功的,“学生的创业项目就是要敢于想象,创业者和打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激情。”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建筑行业的痛点,营员们需要花一到两周时间进行实地调研。

广东工业大学大三学生林旭洵对此印象深刻。他们的项目是铝膜装配机器人,市场调研就花了约两周时间。他们最开始发掘了十个痛点,逐渐收敛。他们发现,在高层建筑主体建造中,常使用铝膜板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一层楼有约5000块20公斤左右的铝模板,将这些铝模板装配起来,每层需要30多人花2天时间。于是,他们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把铝模板的拼装和固定工序自动化。

来自浙江大学的杨逸豪和团队所做的是服务于塔吊地面驾驶舱的半自动化智能系统,解决的是塔吊操作中的安全问题。他说,最初团队想做的是智能逃生装置,但在进行实际调研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直接解决塔吊操作问题更实际。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本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比以往更加严峻,李泽湘估算,仅大湾区就需要两万多科技创始人级别的人才。

此外,科技创新三要素是需求、技术与商业模式。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欧林工学院,其创校校长理查德·米勒认为,工程师应该是能够  “Envisioning what has never been and doing whatever it takes to make it happen!” (想前人不敢想,且能排除万难去实现之)。

欧林工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会用设计思维去提问题,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再用数理、科学和工程技术去探索和迭代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了解人文、商业技能和伦理去推动方案的商业化。有过项目制学习经验的学生无论是在初创公司还是其他环境都比同龄人表现卓越。按欧林学生的说法:“已有3到4年的工作经验”。

一些学校也在做类似的尝试,斯坦福的d.school就为不同学院的同学提供以项目制学习为主、融合企业资源的交叉学习平台。

斯坦福教授埃德·卡里尔曾表示,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学术知识本身的作用并不大。如何把知识应用到新的环境或者新的问题中去才是关键。通过这些动手为主的项目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融合多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有挑战的新问题,并建立自信,使得他们能毫无畏惧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这就叫“给学生赋能”。

李泽湘希望在松山湖建立的也是基于此的培养模式。他在4年前建立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50多家创业团队/公司在基地生根、发芽并快速成长起来,而基地的孵化生态也伴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不断迭代和完善。另一面,粤港机器人学院和这次的智能建造创业营,形成一套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创新孵化平台相互衔接。

来自纽约大学的叶明哲表示,或许未来会回国,成为松山湖创业大军中的一员。而此次创业营获胜的团队,也将有机会获得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并完成下一步创业计划。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