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如何面对慈善新时代

作者: 言咏 2019-08-19 10:47

在一个成熟的慈善文化中,行善者不会轻易以精英主义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黑白。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言咏 眼癌女童小凤雅去世一年多后,围绕她而起的纠葛仍未解开。凤雅家属诉微博大V、作家陈岚名誉侵权案8月14日开庭,把“小凤雅之死”引发的舆论风暴再次拉回公共视野。

这本是一起寻常的求助,母亲为其患视网膜母细胞癌的女儿网上募捐。随后陈岚在微博上质疑她挪用善款给儿子治疗唇裂,对女儿却消极治疗,凤雅一家被狂热的网络情绪吞噬,至今深陷漩涡:互联网世界的谩骂和威胁依然像幽灵一样尾随他们,农村是个熟人社会,邻人的孤立更是无言的惩罚。一年多后站在法庭上,双方仍然拒绝调解,伤口和裂痕并未随时间弥合。

这是一个双输的慈善故事,每个人都背负了代价。我们应记住其中的教训: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慈善热情迸发的新时代,也是现代慈善理念启蒙的新时代,行善者要学会走出狭隘的对错,用更平和的心态、更宽阔的视野、更人性的立场做慈善;而受助者,也要学习面对公共生活,一旦接受了捐助,与之相关的言行无可避免将受到审视。

凤雅家属诉陈岚案没有当庭判决,法律范畴的是非曲直,还要归于司法。但是,就慈善本身而言,这反映出我们仍处于慈善行为走在前面,慈善文化相对滞后的阶段。在一个成熟的慈善文化中,行善者不会轻易以精英主义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黑白。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也不会轻易以己度人,子非鱼,焉知鱼之苦乐。像陈岚这样拥有94.5万粉丝的微博大V,更需要谨言慎行,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会掀起互联网的情绪狂澜,进而被放大而失控。相比之下,身处农村的凤雅一家在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小如蝼蚁,对舆论的抗压力也远不及城市精英,一场风暴的阴影有可能追随他们一生。

另一方面,作为受助者,一旦在公共空间发起募款,就相当于求助行为进入到公共层面,不再是亲朋之间拆借的私事,要接受规则的制约和舆论的检视。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课。我们向现代慈善迈进的过程,正好契合了互联网公益勃发的过程。2018年,由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共募集善款总额超过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超过84.6亿人次网民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公益在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对平台的规范化和参与者的诚信度、契约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凤雅事件之前,2016年深圳白血病女孩罗一笑也因为父亲备受争议的筹款被卷入公共舆论;今年5月,德云社演员吴鹤臣患病,其妻在水滴筹上众筹100万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规范的质疑和讨论。每一起有争议的公共事件都是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需要更完善的规则甚至法律,让民众在借助公共空间募资时有章法可依,我们每一个人,在从公共空间求索支持时,也肩负遵守公共空间秩序的责任。

如果说被汶川地震激发出巨大慈善热情的2008年是公益元年,《慈善法》颁布的2016年则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此为起点,我们才开始理解什么叫现代慈善。而后,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公益理念更加迅速地渗透。我们正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慈善新时代。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用真正的慈善精神处理慈善,这样会处理得委婉一些、平和一些;如何用法律来解决慈善中的纠纷,这样会解决得理性一些。诉诸舆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不是法治社会的要义,也容易造成撕裂与伤害。小凤雅引发的这个没有赢家的故事就是明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