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西坡 2019-08-31 14:49

“美国工厂”对中国工厂最大的启示自然便是,当中国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比我们更欠发达的国家蠢蠢欲动想要“补位”时,拿什么保住我们的制造业?

西坡/文 奥巴马投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太平洋此岸激起持久的讨论。一部片子,各种解读。虽然围观者难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它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只不过如果想要探讨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现状乃至全球化、自动化背景下的制造业大趋势,这110分钟的影像仅仅开了一个小小的头。评论者还需警惕影视这一媒介天然具有的误导性,镜头下的真实未必是公共政策所需要的真实,那些被有意展示的细节可能缺乏代表性。

在我看来,《美国工厂》及其引发的解读和联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维度——纵向维度,换句话说,缺少历史感。它着重表现中国工厂与美国工厂、中国工人与美国工人、中国企业高管与美国企业高管的差异,但是它没有解释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那家通用汽车工厂是如何走向末路的,也没有分析福耀玻璃是如何从福清这个小地方走向世界的。

有观众可能会说,答案就在片子里:美国工人工资高、要求多、“懒散”、不爱加班;中国工人工资低、纪律性强、勤快、爱加班。这么一比较,谁更有市场竞争力似乎一目了然。但这种浅层的答案经不起继续追问。

哪个国家的制造业有竞争优势,不能只简单比较工人工资。发达国家不一定都会经历去工业化的进程,比如德国。更不是越穷的国家就越适合盖工厂,否则以中国近年来的工资水平,制造业岗位早就应该全跑到印度、越南、非洲了。

在工资之外,一个国家的政策取向、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都与制造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假如一个地方道路不通、电力不足、腐败横行,工资再低对资本也没有吸引力。

在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是可以在越来越富裕、工人福利越来越好的同时保住制造业的。因为工人同时也是消费者,他们的工资会重新进入经济循环。更好的教育本该带来更高的劳动效率,孕育更多的创业者。综合起来,良性循环有可能建立起来的。

如果说美国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引发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连锁反应,进而对国际经贸秩序造成冲击,那么这一趋势也没有什么“历史必然性”。进步本身不会变成自身的阻碍,一定是哪里出了岔子,才打破了良性循环。

逆向查找原因的话,既不能怪美国工人“不肯吃苦”,也不能怪中国工人“太能吃苦”。不论劳资博弈还是经济全球化,都有漫长的历史可以追溯。美国应该以更开阔的视野从自身寻找原因。就拿中国工厂的“逆袭”来说,别忘了,当年外资进入中国既不是做慈善也不是被强迫,而是为了追逐利润。“美国工厂”对中国工厂最大的启示自然便是,当中国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比我们更欠发达的国家蠢蠢欲动想要“补位”时,拿什么保住我们的制造业?“吃苦”是最靠不住的一项品质,事实上现在许多年轻人宁可送快递、送外卖也不愿进厂,就已经相当于用脚投票了。如果时薪够高,中国工人也不会一直甘愿加班,谁不喜欢吃喝玩乐呢?

全世界的劳动者还都面临着同一个新兴竞争对手,也就是《美国工厂》里最后出现的没有台词的角色——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时代,把眼光只放在工人工资和工作时长上,或许会像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后还大力发展骑兵一样可笑。人们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是将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当其中的无疑会是教育。无论被其他国家工人还是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工人,都需要接受培训重新上岗。在校学生大军也需要接受引导适应全新的未来。

劳动力下岗再就业,实际比想象中的更困难。讲述通用汽车工厂关闭如何影响社区的《简斯维尔》一书中讲到,失业后进入当地一家技术学院接受培训的工人只有1/3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低于未重返校园的失业工人,后者有1/2找到稳定工作。这个数据令人感到绝望,但绝不意味着职业培训不重要,而是说明要帮助这些中途掉队的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预言中的未来工厂不是乌托邦,而是对社会方方面面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才能应对正轰隆隆开过来的明日列车。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