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丁守海:当前就业关注5大问题

2019-09-21 17:34

“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是总体平稳,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丁守海表示。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贾新荥 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对当前就业形势做出了上述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丁守海指出,2019年就业形势的微妙变化值得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但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然而2019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月与7月两次攀升至5.3%。同时制造业PMI持续回落,领取失业保险人数在今年止跌回升,失业人员再就业数量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减少8.58%,这些指标同步恶化显示就业形势存在系统的风险。

“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是总体平稳,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丁守海表示。

报告从行业、地区等6个维度对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拆解。分行业看,汽车、电子通讯、纺织等传统六大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与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年就业流失量在50万以上,就业问题较突出;分地区看,东北地区就业形势最紧张,第三产业下滑尤其严重,同时京津冀地区的就业景气指数在三大城市群中最低;分所有制看,国企加速排斥劳动力,民企就业增速放缓;分规模看,小微企业就业低迷,就业海绵功能弱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分化;分就业形式看,双创企业进入死亡期,直接冲击雇佣就业人数,此外,传统意义上的灵活就业人数锐减;最后,分群体看,20-29岁青年人的失业问题突出,这一年龄段的失业人数约占总失业人数的1/3。

报告指出,当前就业形势存在五大主要风险。

一是中美贸易摩擦。随着打击面扩大和关税加征幅度的提升,在某一时点,局部行业、局部地区的失业风险可能突然集中释放。特别地,报告指出,目前有四个对美出口行业可能已触发对美出口风险: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橡胶

和塑料制品业。这四大行业对美出口直接生产经营人数约440万,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广东,需要高度关注。

二是工业企业亏损深化可能引发弱质企业倒闭潮。2019年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速远超亏损企业数的增速,亏损深化迹象明显。亏损深化主因土地、原材料等经营成本增大叠加消费不振。

三是工业困境引起生产性服务业过度衰退。历史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景气度的敏感度较高,目前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与信息服务业等已出现下滑。

四是技术进步加速排斥劳动力。

五是财政压力加大使政府直接就业干预能力受限。

相应地,报告给出了6点政策建议:第一,对中美贸易可能冲击的重点行业与地区制定预案;第二,深化税收改革,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通过就业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用工行为,加强员工培训;第四,在劳动管制政策方面对青年人制定特殊的专项政策,甚至豁免条款;第五,完善城市管理,放宽对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的限制,为灵活就业提供空间;第六,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矛盾正在从数量型矛盾转向质量型矛盾,未来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失业问题。”丁守海表示,就业质量不高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就业政策要从充分就业目标上升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