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仍需关注心理创伤

作者:言咏 2020-03-27 18:36

让民众放下心结,让人与人之间破除病毒造成的隔阂重建信任,是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言咏/文  “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一句简短的宣告,对于冬春之交与新冠疫情窄路相逢的中国人,尤其是武汉人来说,分量沉重。它意味着,武汉这座关闭离汉通道已逾两个月的城市,即将解封;也意味着中国经过两个多月的抗疫,大局已明:“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风险仍然存在”。

这无疑是提振人民信心的消息:至暗已过,曙光可期。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

但是,“解封”不意味着划句号,“重启”不意味着马上翻篇。在后疫情时代,我们仍然要关注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并通过持续的干预和引导慢慢修复。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有人在心理层面都需要被疗愈。

那些处于疫情“震中”——武汉及湖北的人,那些一直坚守前线冒着更大感染风险、目睹更多生死的医护人员,那些自己或者家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那些经历了至亲甚至是数个至亲病亡的人,当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心理专业人士已经通过援助热线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支持。在抗疫进入尾声或结束后,类似工作的重要性不应被遗忘。在应激状态过后,心理问题反而容易爆发,疗愈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9.11事件后,启动了持续一年半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项目。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很多心理援助项目也持续数年。据悉,目前多家心理援助机构都为此次疫情制定了至少一年的计划。

病耻感也是一个不应备忽视的心理问题。有的新冠患者经历九死一生被治愈,按照相关规定度过了隔离期,但依然无法重启正常生活,周围人对他们仍避之不及,这无疑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伤害。对此我们不能仅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更何况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治愈者“复阳”的消息不时出现,人们难免害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现象,如何让被排斥的新冠肺炎患者获得心理疏导,建立起重新慢慢融入社会的信心?如何让防范的民众尽量理性、科学地面对内心的恐慌?如何在社会舆论上营造接纳、包容的氛围?都值得探究。

或许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患者从积极面自我化解,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从对病毒的恐惧中慢慢平缓过来。从这一层面来说,离疫区相对较远的,自己或家人没有被感染的低危人群,也需要得到心理疗愈,毕竟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处于紧绷状态,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停工停学、社区管控、隔离生活、社交趋零——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情绪压力,容易产生过度紧张、过度防范的心理状态,这也是让公众和新冠治愈者发生隔阂的深层原因所在。

让民众从极度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开启常态化的生活,是社会重启的重要基础,或者说两者互相促进。它有赖于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这是让民众放下焦虑的最好利器;也有赖于科学家和医生对病毒的不断深入了解——人们总是对已知的东西不那么害怕;也有赖于政策的不断引导。在疫情向好的情势下,恰逢其时地打开离鄂离汉通道,就有极好的政策示范效应;前不久,北京开始分期分批组织滞留湖北人员有序返京,也是一种行动表率。当越来越多这样的政策被推出,这样的行动被看见时,自然就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推动社会舆论走向更为接纳和包容的氛围。

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中国民众对幸福感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瘟疫这样的大冲击面前,我们必须关注、重视、处理它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让民众放下心结,让人与人之间破除病毒造成的隔阂重建信任,是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无论如何,冬已尽,春可期,假以时日,相信创伤会愈合,裂痕会抹平,社会将重启向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言咏经济观察报版组主编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