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观澜 | 老兵凋零将星落,但悲不见九州同

作者:王义伟 2020-03-31 15:32

两位坚定反“台独”的国民革命军将领王文燮先生、郝柏村先生先后逝世,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增添了厚重的哀愁。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一连两天,两位坚定反“台独”的国民革命军将领王文燮先生、郝柏村先生先后逝世,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增添了厚重的哀愁。

这也让人不由得想起、并吟诵陆游的名句: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歌最能表达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痛与伤,尤其在思乡心切却又回乡无路之际。两岸分离70余年,超过一甲子,思乡的诗歌、佳作无数,其中有两首最为知名。

一首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另一首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同余光中的温婉相比,于右任的情绪更加悲壮。

同于右任终老未能返回大陆相比,郝柏村显然要幸运许多。他在有生之年还能回江苏盐城省亲,足慰思乡之情。

盖棺定论。王、郝两位将军先后去世之后,国台办发表声明,对两人给予高度评价:“郝柏村先生、王文燮先生民族情怀深厚,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赢得两岸同胞广泛赞誉和敬重。斯人虽逝,风范长存。”

在完全拥护、赞成国台办的评价之余,笔者认为,郝柏村将军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性格特质,相忍为国。

具体表现在,一忍李登辉,二忍陈水扁。

上个世纪90年代,国民党内部分解为两大派系。一大派系为“主流派”,是支持李登辉的;另一大派系为“非主流派”,是抗衡李登辉的。非主流派有四个代表人物,或者说四大金刚,李焕、林洋港、郝柏村、蒋纬国,他们的背后是宋美龄。

两派斗争的结果,是非主流派落了下风、但影响力依然强大。李登辉为了站稳脚跟,主动邀请郝柏村担任“行政院长”,郝柏村答应了。

第二次忍让,是陈水扁赢得台湾大选后,郝柏村同意自己的儿子郝龙斌入阁,担任陈水扁当局的“环保署长”。

郝柏村的忍,绝对不是妥协、退让。他的反“台独”立场一直非常坚定、鲜明。李登辉重用郝柏村,陈水扁延揽郝龙斌,均是出于权谋考量,显示自己有大格局,让外界、让大陆看到,主张“台独”的人和反对“台独”的人可以共事。

正是由于郝柏村的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延续了国民党反“台独”的影响力。否则,郝柏村在两蒋时代已经位极人臣,何必再贪恋富贵、与“台独”分子为伍。

由是观之,郝柏村将军的“忍”,善莫大焉。

郝柏村将军留下的最后一个闪光点,是教子有方。

不久前国民党党主席改选,参选人郝龙斌出言莽撞,一度声称不惜断掉两岸三通,引起轩然大波。之后,郝龙斌突然改变态度,反复强调坚定反“台独”,并称这是家训,不可违背。

笔者分析,这一定是弥留之际的郝柏村对儿子进行了耳提面命,使郝龙斌幡然醒悟。

郝龙斌是孝子,他站不稳反“台独”立场,无脸家祭啊。

郝将军,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