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风暴下中国应做好预案

作者:刘波 2020-04-03 16:34

在严格控制输入病例的情况下,中国应继续有序复工复产,并利用这个机会,吸取国外的教训,并参考国外改革实践,深化本国改革。

刘波/文 如果说一个月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全球经济还只是远方的一朵乌云,现在已经是瓢泼大雨了。

新冠疫情本身所产生的危害,以及各国为遏制疫情不得不采取的限制性举措,将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场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更是直言其影响可能与1929年的“大萧条”比肩。

就中国而言,1月底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后,中国实施了大范围停工和管制,取得了本土基本消灭疫情的成绩,但这也使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并导致供应链暂时中断,对于已经适应了紧密衔接、高速运转的全球产业链而言,这意味着系统性的打击,将会使大量西方工业企业的生产陷入停滞,并进而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危害。这次疫情很可能使全球制造业在今年上半年陷于衰退。

尽管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有序复工,但随着西方国家成为疫情新的“震中”,其经济受到的剧烈干扰,订单减少的危机也开始在中国出口企业的面前浮现,中国将不得不直面一个风险增强的世界。

美国的新增失业救济申领人数最近两周连续创下历史记录,分别为330万和660万。尽管这不一定代表永久性失业,但企业破产与工人下岗潮势所难免。美国国会批准了2万亿美元的紧急救济计划,或可对损害产生一定对冲作用,但由于潜在危机规模巨大,不足以扭转美国经济衰退趋势。美国和平史上前所未见的城市大规模封闭可能导致类似于战争的急遽经济打击,而不是像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那种逐渐扩大和升级的冲击。疫情下封城和经济长期停摆的后果,单靠政府救济是无法弥补的,长时间内,西方国家都将面临是严控防疫还是重启经济的两难。

全球新冠疫情对整个经济体系形成无差别打击,导致各国的制造、零售、餐饮、旅游等产业一蹶不振,航空业更是损失惨重,几乎可以说是覆巢之下无完卵。新冠疫情同时给供给与需求两个层面造成严重打击,这是全球经济史上很罕见的情况,由此带来的连锁性和深层次的震荡及其造成的损失,是目前难以准确评估的。如何衡量这种可能深不可测的影响,将是给全球经济学界出的一道难题,而且这不仅仅涉及经济活动的减少,还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心何时才能恢复息息相关,信心才是全球经济回到正轨的关键。

新冠疫情目前已是欧美面临的头号政治经济挑战,同时也是伦理挑战。针对新冠病毒,基于其制度现实,绝大多数欧美国家启动了延缓病毒传播速度,同时增强医疗卫生应对能力的反应模式,以求在尽量维持经济正常运转与战胜疫情之间保持平衡。但这种打法需要高超的调控技术,也考验着政府治理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应对能力及柔韧性。在社会管制方面放得过松可能使重症患者急剧增加冲垮医疗系统,但执行过严或长期管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并带来失业、贫困、营养不良等次生灾害,尽管挽救了许多新冠患者的生命,却会增大长期的经济、就业和健康风险,西方国家将不得不煞费苦心地进行权衡。

这场危机也对各国的福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及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构成了复杂拷问,并将带来长期性的制度变革,这些都值得中国密切观察。

同时,医疗水平不足的广大发展中世界可能成为新冠危机的下一个重灾区,这对中国海外投资、全球贸易及“一带一路”造成的潜在影响,中国也应及时做好预案。

鉴于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在严格控制输入病例的情况下,中国应继续有序复工复产,并利用这个机会,吸取国外的教训,并参考国外改革实践,深化本国改革,抓紧时间补强公共卫生体系,并巩固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拓宽国内消费市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在新的阴晴不定的国际政经形势下,降低经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增进中国民众的经济与健康福利。这不仅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和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必需,也是为全球提供一个安全港和定心丸。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