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被低估的T3出行

作者:王国信 2020-07-04 15:44

在行业来看,T3出行公司的组建意义其实一直被低估了,这家公司的组建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出行公司的国家队概念。

王国信/文 7月1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意外的出现了T3科技成立的新闻。这个一汽、东风、长安、南京共同出资160亿组建的科技公司正式名称为中汽创智。在官方的介绍中,T3科技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三大领域技术。

这是三大央企在T3出行之后,又一次联手。在2017年,三大央企还组建了一个出行公司,外界称之为T3出行。在不少分析中,不论是T3出行的建立还是T3科技的建立,都被认为表明了同样一个信号,即三大汽车央企在未来很有可能被合并为一家。随着三大汽车央企之间人事的互相调动,这种可能性被放大了。

三大央企是否会合并这种争论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从目前来看虽然三者合并的可能性不大,但三者之间的联盟化会逐渐增强。所谓的联盟都是在基于未来的技术基础上,这与目前三家车企的竞争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冲突。在未来,三家的技术和平台来源会逐步有同一性,后续的差异化发展将会成为考验他们的难题。实际上,如果技术等逐渐统一化,他们形成大集团的可能并不是没有,但各自的品牌很有可能依旧保持独立性。

这是我们的一种猜测,并不是什么定论。而T3出行和T3科技的组建,它的意义就超过了外界之前的分析。在行业来看,T3出行公司的组建意义其实一直被低估了,这家公司的组建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出行公司的国家队概念。这是三大央企在应对车企转型,面对未来竞争下的一种抱团取暖的行为——这被解读为对抗滴滴出行,防止沦为出行公司的代工厂。

这确实是出行国家队设立中众多因素之中的一个,但出行能否取代私人汽车消费,现在并没有清晰的展示出这种趋势。而从行业来看,城市的出行需求是一定量的,在一些地方已经明显的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表现。不管是网约车还是共享汽车或者是分时租赁,其实都无法消除私家车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认为网约车和分时租赁等存在是新增加出行需求,而不是抵消了购车需求。

对三大汽车央企而言,他们甚至各自还建立有自己单独的出行公司,这恐怕很难解释他们联手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出行公司只是为了对抗滴滴这类兴起的出行公司。T3成立的目标不仅仅是这样,作为国家队它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这就是在下一个国际竞争的赛段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从中国汽车发展来看,核心技术空心化导致中国汽车产业在传统汽车领域受制于人,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并没有根本性实现扭转。中国汽车解决技术空心化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是市场换技术,通过合资等方式把企业引入进来,并希望从国外公司中学到技术;第二个阶段是联合办自主品牌,即所谓的合资自主;第三个阶段是新能源汽车阶段,即所谓的换道超车阶段。从实际效果来看,前两个阶段显然没有达到目标,这使得中国汽车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

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超车,中国汽车进入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阶段,汽车产业看到了扭转被动局面的机会。但是否还要采取和上一阶段一样的产业促进方式呢?在扶持新能源汽车起步的时候,采用的是政策和资源扶持,这种有点类似敞开门、大水漫灌的做法对初期发展很有效,但现在已不适合。要在下一阶段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可能将不再采用上一阶段的做法,国家战略鼓励并引导汽车产业加快资源聚集,集中突破共性技术的瓶颈并实现产业化。显然,T3代表的是上层思路是从分散突围,再度回到集中力量的道路上来,以龙头带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王国信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汽车新闻中心总监
长期关注汽车(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后市场等上下游)产业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评论。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