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分析师高挺:战略科技趋势如何“加持”组织生存

作者:高若瀛 2020-11-24 11:18

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给出的预测是:到2023年,采用组装式策略的企业机构,在新功能实施的速度方面会比竞争对手快80%。而所谓“组装式智能企业“讲的其实就是企业运营去中心化的趋势。

经济观察网记者 高若灜 当遭遇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时,什么样的企业更能坦然应对?

全球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给出的预测是:到2023年,采用组装式策略的企业机构,在新功能实施的速度方面会比竞争对手快80%。而所谓“组装式智能企业“讲的其实就是企业运营去中心化的趋势。

当企业从中心化的运作模式,转变为分布式的结构,传统意义上的CEO对于组织的决策作用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而对应于企业的组织架构、IT基础设施、技术能力的交付等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尽管内涵还比较宽泛,但回到现实场景中,这个概念更类似于经常被提及的“中台”。

而与这种趋势紧密相关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正在被不断颠覆、改变的商业形态,以及由此出现的无处不在的客户、员工以及业务。Gartner将其总结为“位置灵活”主题下的“随处经营”,并预测到2023年,将有40%的企业机构融合虚拟体验与物理体验,以此改善员工生产率和客户覆盖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早在疫情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商业模式会发生变化,但传统企业,比如一家咖啡店、一个机场,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商业模式都可以变成随处运营,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交付的。

对此,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高挺,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为适应随处运营的新时代,企业在考虑设计商业模式时,首先就要考虑数字化优先、远程优先,与其等这一天的到来或者外部的不确定环境再来一遍,不如先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这就叫做数字化优先。

二是提高物理空间的数字化程度。高挺举了美国一家电信公司的例子。客户在疫情期间还能够去线下门店办业务,但门店已经被改造过。顾客在去之前需要在App上预约,距离到门店约一公里时,App会发推送告知前面还有多少人在办理业务。整个办理的流程,包括门店里的交互设备很多已经被数字化了,顾客跟店员接触的频率大大减少。

三是分布式业务能力。那些没有办法通过数字化交付的业务该怎么办?美国一家数字化转型做得很好的比萨店,就在做一些新尝试,比如无人机配送比萨,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布式的业能力。

除了上面涉及的“位置灵活”和“韧性交付”两个大主题,Gartner发布发2021年的重要战略科技趋势还涉及主题“以人为本”,以及三个主题下面的九个重要科技趋势:行为互联网、全面体验、隐私增强计算、分布式云、随处经营、网络安全网格、组装式智能企业、人工智能工程化以及超级自动化。

面对这些重要的战略科技趋势,企业又究竟该如何理解、落地和把握?特别是一些传统制造型的中小企业,无论是数字化改造中,涉及的软实力层面组织战略调整,还是硬实力的分布式云、隐私增强计算、超级自动化等,企业有没有现实的抓手和优先考虑的顺序?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观察网也与高挺有了进一步的对话。

以下为对话内容:

经济观察网:制造业在融合战略科技趋势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优先顺序?

高挺:从国家经济的角度看,我们面临的是要进行产业升级。我们的制造业,要从以前的造鞋、造袜子升级到制造高端芯片,更高性能的汽车、以及更精密的电子设备等等。

战略科技跟制造业相关本质也是息息相关的。技术可以为数字化转型或者商业模式变革起到支撑性的作用,如果要有一个优先顺序,一定是要观察我们的制造业有没有新的需求出现。比如说,这个需求可能是建一个无人工厂流水线或是实现无人仓库的库存盘点等,再去看有没有相应的技术去进行匹配。背后的逻辑首先是场景优先。

第二,我们现在谈技术创新,很多时候是一个组合式创新。为什么要强调组合式创新?其实单个技术甚至是单个的技术趋势,很难说一定就能推动某样事物的变革。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某个新兴技术,例如5G技术跟制造业有什么关系,跟医疗行业有什么关系?其实单拿一个技术来说很难对现状有颠覆性的变革,而通常是要把一系列的技术通过组合的方式结合起来探索它们可能具有的潜力。

例如这些年看到的互联网创新,其底层的支撑性技术是遍布全国的4G网络,在此之上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再上面才是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所以,创新往往的推动通常是一系列技术在相互叠加之后才会发生的。

所以说,我们今年的战略技术趋势本身对行业来说并没有一个优先次序。但我们在考虑和现实结合的时候,往往要把它们组合、叠加起来进行全局的思考。

经济观察网:像中小制造企业,可能本身的资金实力并不强。他们在考虑上云、考虑更新组织架构时,可能面临很多很现实问题,所以面对这么多选择时,有没有一个好的抓手?

高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制定科技创新策略时,不要因为某样技术热门就去做。

举个例子,比如前两年讲3D打印、区块链等。我们会发现,许多企业会陷入一个误区,因为某样技术火了,就去蹭这个热点。这样的思路往往很难带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应该首先着眼于市场需求,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其商业模式的变革。

比如服装制造业,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大规模定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市场趋势。将来每个人的衣服都可以在网上定制,以很低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身材的定制款式。

那么,作为生产方,这套定制化的生产线背后所需要的技术才是值得去投入和开发的。对于企业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去着迷于某些热门的技术概念,而是去发现市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是满足了这些新的需求会为企业赢来更多订单?我觉得是要以更务实的思路去看。

经济观察网:在介绍今年的“超级自动化”科技趋势时提到了“数字孪生组织”这个概念,这和“数字孪生”有什么关系?“数字孪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比较热门,但现实中真正落地企业似乎不多?

高挺:数字孪生,或者说单个的“数字孪生体”,是构成“数字孪生组织”的基本模块和最小单元。以工业制造为例,一个简单的“数字孪生体”,是通过把设备中某个零件的动态运行状况,如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所受到的压力、周边环境参数的变化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持续采集,再利用机器学习创建高精度的动态模型,以实现对于这个零件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分析和维护时间节点预测。整个过程高度数字化、自动化并可以对运营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例如通用电气曾经为阿联酋航空的飞机提供发动机,由于中东地区的环境比较恶劣,引擎叶片上的涂层比一般飞行环境更容易被腐蚀脱落。由于引擎叶片被腐蚀的早期很难被肉眼发现,当发生发生这样的情况时,飞机往往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检修,造成大量航班延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用电气对每一个发动机引擎叶片的运转状态都进行了数字孪生的建模。通过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叶片的运行参数和表面物理变化进行深度学习分析,在叶片涂层被腐蚀的早期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计划外的飞机检修维护时间,保证航班能够准时准点的起飞和降落。这是数字孪生在工业界的一个早期的案例。

而我们今天在“超级自动化”这个趋势中所提到的关“数字孪生组织”愿景,是将数字孪生的概念拓展到企业运营中。

在数字化程度足够高的情况下,企业运营中方方面面的数据可以被沉淀并构建出一个“动态软件模型”,利用运营数据或其他类型的数据,理解企业当前商业模式的运作方式。通过构建数字孪生组织,可以连接现状,应对变化,调拨资源并为目标客户交付价值。

例如,“数字孪生组织”可以对企业运营中的一些决策提供参考甚至是预测,将运营的效率提高到另外一个维度。虽然从今天的角度还没有哪家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组织”,但在互联网、金融这样拥有海量数据的行业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早期的案例。

经济观察网:数字孪生模型的影响更多是针对对企业内部么?

高挺:数字孪生组织的模型是超级自动化中比较高级的阶段,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所以的确可以说对企业内部的流程、任务和运营影响更大。

然而,数字孪生组织在建立动态数字模型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获取外部的信息反馈来调整模型的参数。外部信息反馈可以包括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反馈,也可以是在执行某项运营策略后竞争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市场占有率数据的变化反馈。

因此,基于数字孪生组织的超级自动化趋势,既是为了提供组织内部的运营效率,也是为了能够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会发现今年的九大战略技术趋势其实隐含了两条主线:新冠疫情所带来的“随处运营”、“超级自动化”等“新常态”以及企业IT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架构和决策运营逐渐转向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趋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高若瀛经济观察报编辑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编辑
文学学士、传播学硕士。以调查报道见长,重点关注教育领域,关注公司价值及变动背后的故事。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