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空间盛典】建筑与空间:如何构建美好生活

作者:程璐洋 2021-01-22 22:14

2021年1月22日,由经观传媒、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美好空间盛典”,邀请建筑行业从业者和企业代表们,从建筑与空间的角度,共同讨论美好生活的实现方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璐洋 2021年1月22日,由经观传媒、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美好空间盛典”,邀请建筑行业从业者和企业代表们,从建筑与空间的角度,共同讨论美好生活的实现方式。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陈哲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房地产过去是中国最大的空间制造者,现在一年有超过17亿平方米的物理空间被开发商营造出来,但最高潮的建设周期显然正成为过去式。在所谓的白银时代、存量时代、城镇化2.0时代,有关人与空间、房地产与空间、建筑与空间、城市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都呼唤全新的视角,建立全新的范式。

著名当代建筑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王明贤,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金辉集团设计研发管理中心助理总经理杨琦,远洋集团设计研究院建筑·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杨毅,华润置地京北事业部设计总监胡宗炜与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李晓丹一道分享了精彩观点。

共鸣中的跌宕

著名当代建筑评论家王明贤发表了《明天世界会美好吗?》的主题演讲。

他说,在人类遇到灾难,遇到重大疫情的时候,社会各界探讨的话题是生态、绿色、健康等环境问题,但是不仅要注意到生态的科技标准,更要注意到生态的人文标准,人的健康也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所以建筑的人文关怀不可缺失。

王明贤表示,文化是新建筑设计的灵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词。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则在演讲中,把空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机勃勃的空间、万物生长的空间和生生不息的空间。

他进一步指出,第一个阶段是建筑从遮风避雨、防寒避暑的遮蔽所,到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第二个阶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空间;第三个阶段是与人全生命周期生活密不可分的场域空间,以数字为手段、更智能的空间。

美好居住

会上,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李晓丹对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主任孔鹏,共同探讨美好空间、美好居住的定义,以及城市更新的未来演进和变化。

孔鹏提出了一个绿色数字人居框架,即“三友好”的框架:空间应该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资源友好。同时符合这三个友好,才是一个好的人居空间。

美好的空间,最基本的定义是,不能以空间对人友好为前提,过多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空间应该是可持续的。

这个最基本的定义下,又能诠释出“软美好”和“硬美好”。硬美好就是功能层面上的,人的基本需求;软美好则是精神层面上的,精神的愉悦是比较难的,可能不是靠单一的空间满足,更多要靠社群、交往、沟通来实现。

融合中的共生

在美好空间论坛环节,金辉集团设计研发管理中心助理总经理杨琦、远洋集团设计研究院建筑·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杨毅和华润置地京北事业部设计总监胡宗炜,一起讨论了健康住宅新的要求和标准。

杨琦表示,金辉集团在房子上,做了很多研究,比如希望在关于人文关怀的空间上,作出很多内容的变化,也希望在设计层面和产品系列的打造上,有很多新格局,举例来说,现在的设计理念叫有颜值、爱生活、多活力,是针对后疫情时代去发声的。

杨毅称,得益于远洋集团多年在健康建筑实践的经验积累,疫情爆发后基于科学的防疫措施,和病毒防治的要求,与地产的设计、配置和运维标准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在规划、园区、公区、室内和运维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实施标准。同时,也通过几方面思考,持续提升远洋集团的建筑住宅标准。一是针对突发的公用卫生事件,不能盲目增加和提升住宅设计、配置及运维标准;二是基于疫情影响下的市场对住宅需求的变化,固化和沉淀一些短期应急又可以中长期提升健康标准、居住舒适度的标准和措施,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三是通过健康硬件和服务的有效结合,引导住户形成健康有效的生活方式。

胡宗炜称,2020年疫情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后疫情时代,对人们生活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影响,首先是更卫生的生活环境,其次是人们需要更安全的社区,另外还希望能够打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好空间2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程璐洋经济观察报记者

不动产运营报道部记者
对人与故事感兴趣,关注地产及其背后的商业。工作邮箱:chengluyang@eeo.com.cn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