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网约车第一股:嘀嗒重递上市申请 滴滴“密谋”在美挂牌

作者:周菊 2021-04-14 16:06

这两大出行平台同天传出IPO的新进展,显示出两者之间的竞争正在延伸至资本市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国内出租车网约市场最大的两家公司同时传出IPO新动向,这使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花落谁家成为一大看点。4月13日,香港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嘀嗒出行重新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对2020年的业务数据进行了更新。去年10月,嘀嗒出行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首份上市申请,但该申请已于上周失效。彼时其提交的业务数据截止到2020年前三季度。嘀嗒此次重新递交上市申请被认为是离IPO再进一步。

同样在4月13日,有媒体报道,滴滴出行已于北京时间4月9日晚间向SEC秘密提交IPO文件,申请在美挂牌,据路透社此前报道,滴滴此次IPO委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考虑的估值至少为1000亿美元。该报道援引一位接近此次IPO人士说,滴滴第三季度上市的确定性很高。截至发稿,滴滴尚未对此消息做出官方回应。而滴滴内部人士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滴滴上市的各种传闻一直存在,但他们皆未予回应。在市场层面,进入2021年后,滴滴IPO的消息确实频频传出,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确认。

滴滴和嘀嗒是国内共享出行的龙头企业。在当前的网约出租车市场中,滴滴的市场份额最高,但在顺风车市场,嘀嗒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这缘于此前滴滴因安全事件顺风车业务停运近两年。综合来看,嘀嗒表示其在出租车网约市场位列第二名,仅次于滴滴。而这两大出行平台同天传出IPO的新进展,显示出两者之间的竞争正在延伸至资本市场。

一位出行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出行公司在集体IPO,一方面不排除从公司自身发展来看(它们)的确到了最适合的上市节点,另一方面则反映的是,出行行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难度已越来越高。整体来看,共享出行企业在2019年之前几乎都处于持续亏损中,此前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公司累计亏损达390亿元。而嘀嗒提供的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其在2017年与2018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0.97亿元与10.68亿元。

不过随着补贴的减少以及竞争态势的稳定,亏损情况从2019年开始得到改善。以嘀嗒出行为例,其新上市申请显示,2019年及2020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净利润额分别为3.16亿元和3.43亿元。滴滴公司总裁柳青在2020年上半年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滴滴的核心业务(网约车)已经盈利,或者说有些薄利了。同样在去年,首汽约车也宣称在4月实现了全国整体正毛利。而在“混战”中生存下来后,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公司的后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IPO成为出行企业的选择。有消息表示,滴滴在美股IPO后,还可能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不过对仍处于传闻阶段的滴滴出行来说,其能否上市仍有不确定性。有媒体报道,接近滴滴IPO人士还表示,滴滴能否上市还将取决于大股东。滴滴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为软银集团。滴滴的一位投资人表示,投资人一直在催滴滴,而滴滴出行的管理层并不太想IPO。但对于该说法,滴滴内部人士同样不置可否,没有给出官方回复。

尽管规模和实力不及滴滴,但已重递IPO申请的嘀嗒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公开资料显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为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目前,嘀嗒在出行业务上主要有出租车与顺风车业务。而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消息称嘀嗒出行正在筹备上市,其后随着其递交上市申请坐实。

与去年提交的招股书相比,嘀嗒在此次提交的版本中更新了2020年的业务数据。2020年,其全年交易总额为人民币9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5.81亿元增加至7.91亿元,2018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9%。同时2020年净利润增长,从2019年的3.16亿元增至3.43亿元人民币,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冲击,其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的注册用户数从2020年6月30日的1.8亿,增加到2.05亿,认证私家车主数从980万增至1080万。顺风车累计搭乘乘客数从3670万增加至4200万。

在业务构成方面,顺风车业务是主营收入项。2020年,嘀嗒顺风车服务、出租车网约服务以及广告及其他服务的所得收益的占比,从2019年的91.9%:1.1%:7.0%,变为2020年的89.2%:4.9%:5.9%,顺风车所占比例有所降低,出租车网约业务份额有较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起,滴滴恢复进出北京市的滴滴网约车、花小猪打车、出租车、顺风车跨城出行服务,青菜拼车、远程特惠及顺风车拼座的服务也已经全面恢复。这意味着在顺风车及出租车网约市场中,随着滴滴的回归,嘀嗒所在业务线上正在迎来又一轮激烈的竞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周菊经济观察报记者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