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是否“保壳”动作不一 固收产品持续 权益产品终止?

作者:洪小棠 2024-05-07 21:40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计有1419只迷你基金。其中,权益类迷你基金的数量达到1090只,占76.81%。截至5月7日,年内已经有67只基金走向清盘,这一数据低于2023年同期的96只。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自4月初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提出新的监管要求后,各基金公司对于旗下迷你基金是否持续运作,动作不尽相同。

5月7日,前海联合基金和平安基金旗下基金分别公告召开持有人大会进行权益登记,审议持续运作基金的相关议案。同日,诺德基金旗下产品则公告了关于终止基金运作的相关议案。上述议案均拟以通讯方式召开。

动作不一

根据前海联合基金公告,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下称《基金法》)等相关规定,旗下新疆前海联合智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下称“新疆前海联合智选3个月持有”)的基金管理人前海联合基金经与该基金托管人中国工商银行协商一致,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该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持续运作新疆前海联合智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的议案》。

无独有偶,平安基金旗下平安盈瑞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型基金中基金(FOF)(下称“平安盈瑞六个月持有”)也于同日发布了该基金持续运作的公告。

上述两只产品均为固收类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且均为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新疆前海联合智选3个月持有为偏债混合型FOF产品,平安盈瑞六个月持有为债券型FOF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两只产品的规模分别为300万元和3600万元。

记者发现,同样为迷你基金的诺德基金旗下诺德优选30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诺德优选30”)发布了关于终止诺德优选30运作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基金运作情况,经认真讨论研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化基金管理人及基金托管人的资源配置,根据《基金法》等相关规定,该公司经与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一致,拟以通讯方式召开本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终止该基金《基金合同》的议案。

根据Wind资讯数据,诺德优选30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为1900亿元。

原因何在?

今年4月初,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基金公司可自主承担“迷你基金”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费、审计费等各类固定费用;若基金公司不承担“迷你基金”相关费用,则需要在今年6月底前给出解决方案,在今年年底改变产品“迷你”状态或清盘。

为何同为迷你基金,各基金公司对旗下迷你基金是否持续运作的决定并不一致?

经济观察网获悉,这源于基金类型不同,对于迷你基金的收费也不相同。

一般而言,基金产品运作的费用较多,包括信息披露费、审计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费、银行间账户维护费、IOPV(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即基金份额参考净值)计算与发布费、注册登记费等各类固定费用。不过,信息披露费、审计费占基金运作费用的“大头”,但各类型基金对于信息披露费的收费差异较大。

华南一家中小型公募机构运营部人士透露,基金产品管理规模5000万元以下的固收类基金不收取信息披露费,而对于权益类等基金,规模在3000万元以下才不收取信息披露费。前海联合基金和平安基金旗下的这两只迷你产品属于固收类产品,不收取信息披露费。

“这一收费阶梯的设置,让基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固收类产品的持续运作意愿更强。”该公募机构运营部人士表示。

不过,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债市持续走强,固收产品有持续营销的空间,而权益市场一直以来的震荡,对基金风格及持续营销的要求都更高,迷你基金作为公司产品战略的“种子”,留下好“种子”,把不确定性较强的产品清一清,减轻负担,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该产品部人士进一步透露,这次监管层对迷你基金做出更高要求,未来或对各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与新产品申报问题进一步挂钩。所以,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太多也不是好事。

也有资深公募人士认为,迷你基金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风险,但如果短时间内迷你基金大量清盘,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波动,带来一定风险,需要清盘的迷你基金逐步出清更保险。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业务部门人士也表示,“迷你基金清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公募基金行业最终还是要回归本源。过去,基金公司希望布局更多赛道,基金经理们也想因为布局某些赛道获得成绩而被市场关注及做大规模,今后这一想法可能迎来转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计有1419只迷你基金。其中,权益类迷你基金的数量达到1090只,占76.81%。截至5月7日,年内已经有67只基金走向清盘,这一数据低于2023年同期的96只。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洪小棠经济观察报记者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
长期关注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金融创新以及大资管背景下的一切人与事。新闻线索请联系:hxt082420@sina.com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