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财报新答卷:平台生态协同效应显现,千万商家降本增效

作者:半山/文 2025-03-28 14:09

3月20日晚,拼多多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中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处于放缓状态。当晚,拼多多股价上演了一副先跌后涨的曲线图,这背后,先是市场对拼多多增速放缓的担忧,后是市场对拼多多高质量增长的认可。

自从2024年第二季度处于巅峰状态后,拼多多在随后几个季度均处于增速放缓状态,这其实是拼多多的“有意为之”。这几个季度,拼多多先后落地了一系列“百亿减免”的惠商新举措,并深入全国各大农牧产区、产业集群,扶持了一批新质商家、新质品牌,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新模式。同时,拼多多“电商西进”计划助力西部地区进入了“全面包邮”的电商新时代,也进一步盘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力。

“目前,我们长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正在进入收获期,平台及产业生态的效用不断释放,持续为供需两侧带来普惠,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生态建设的决心。”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这样表示。今年1月初,拼多多还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旨在统筹各项业务团队,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持续优化商家经营环境,进一步完善平台及产业的生态建设。

增速明显放缓

拼多多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其营收1106.101亿元,同比增长24%,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274.466亿元,同比增长18%。虽然这是一份仍在双位数增长的财报,但对比前几个季度,能看出拼多多的增速在明显下滑。

2024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868.121亿元,同比增长13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9.978亿元,同比增长246%。

第二季度,拼多多总营收970.59亿元,同比增长8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0.094亿元,同比增长144%。

第三季度,拼多多总营收993.54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9.81亿元,同比增长61%。

对于业绩增速下滑,拼多多早有预期。此前第二季度的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就曾表示,“短短几个季度内的增长不应该用作长期指引。可能在几个季度内,利润增长非常快,但是长期看来这样的高速增长不一定能够持续。”

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管理层继续提到,“简单以短期的回报来评价公司的表现,已经不太适合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了。”

拼多多自2023年起提出“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心是通过降低商家成本、优化供应链和生态建设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例如“百亿减免”政策,累计为超千万商家降本增效,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每年为商家节省数十亿元。

短期内,这些投入导致销售及市场费用增长,行政开支增长,直接影响拼多多利润增速。

不过,当下的拼多多,比起业绩增长,更关心平台生态系统的投资,商家及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商家进行长期投入,不断加强商家权益保护。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2025年,拼多多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平台的数字化优势,扩大“新质供给”的上行规模,持续普惠广大消费者的美好生活,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共赢生态。

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2024年以来,中国电商行业整体转向“品质、服务与创新”竞争。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等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形式抢占市场份额。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也跟进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政策,并推出“买贵双倍赔”规则,扩大比价范围至拼多多,加剧价格竞争。

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需求从低价向品质升级转移,拼多多原有的低价策略面临挑战。于是,拼多多率先走出了一条“精耕细作”之路。

其“精耕细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在在商家侧持续扶持,通过“百亿减免”政策累计为超千万的商家实现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就为商家每年降本数十亿;在产业纵深上持续投入,通过“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推动产业带升级,提升商品差异化和供应链效率;在平台生态侧持续建设,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统筹平台各项团队,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收集商家反馈意见,优化商家经营体验和服务机制;同时,拼多多“电商西进”计划助力西部地区进入了“全面包邮”的电商新时代,也进一步盘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力。

四季度,拼多多“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先后走进六安婚纱、惠东女鞋、青浦母婴、泉州纸尿裤、内蒙古酸奶糕、临夏牦牛肉、佛山开心果、广西脆蜜金桔等地区,对当地商家进行产品、营销、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链路支持,培育了一批具备商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并通过新质商家的“头雁效应”,带动产业带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发展痼疾,逐步完成转型升级。

赵佳臻分享了一个案例,广东省惠东县曾是国内女鞋产业的领头羊,但因大应市场变化,产业一度陷入了停摆的边缘。去年冬天,当地商家充分依托拼多多的数据分析能力,研发了女性用户更加青睐的加绒款凉鞋,并对传统的女鞋供应链进行了改造,一家中型制鞋厂的单日出货量就能达到 1.5 万双,成功走出了一条新质供给的转型之路,也挽救了数十万产业工人的岗位。

拼多多带动就业的地区不止惠东县,据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目前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已达到1420万家,涉及品类丰富、业态多元。综合商家端带动直接就业、仓配物流端就业、平台员工就业以及间接就业四个维度,拼多多在国内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达到5532.1万个。

《报告》项目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大学副教授刘晓春表示,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使得创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更广泛的人群,“产业+互联网”的模式为从事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的数千万人口,以及妇女、老年人等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拓展了就业机会,具有普惠性。

重构电商行业生态

2023年是拼多多积极拥抱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2024年是拼多多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2025年,高质量发展仍是拼多多战略的核心。在这种策略下,拼多多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成效。

目前,拼多多正在重构整个电商行业生态,平台上的商家、用户都已经从中收益。

据公开报道,拼多多放开商家售后申诉权限后,一位泉州纸尿裤的腰部商家算了一笔账:售后体系升级变相增加了公司收入,毛利水平因此提升了1至2个百分点。广西融安县一位金桔商家也留意到了平台支持商家进行售后申诉。据她估算,平台全面放开商家售后申诉权限后,每月预计可增收数万元。“平台这些新政策就像一剂强心针,让我们更有动力加大对仓库、冷链的投入,卖出更多的脆蜜金桔。”

今年1月,“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后,拼多多商家权益得到更多维度的保障。拼多多先后推出异常订单预警、低价风险预警等多项新举措,并在促进商家净成交方面推出了升级版服务,给予商家更精心化的数据支持,持续助力商家提高投产比。近期,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还与商家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并召开了首次座谈会。经过与各个行业商家的充分交流,委员会推出了违规经营预警功能等四大升级举措,持续加码商家权益的保护。

长期而言,对商家权益的保护,商家服务和满意度的提升,新质供给的丰富等为商家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所做的投入,也会进一步促进消费者购物体验的优化,从而推动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用户侧,拼多多“新质供给”进一步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新需求。去年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多次上线“超级加倍补”活动,助力“新质供给”直连全国市场,在百亿补贴日常价基础上叠加双重优惠为消费者提供切实优惠的同时,为品牌增长提供确定性,品牌和商品报名活动数量均实现突破,仅前两轮的订单量就累计超过6100万单。在双十二活动中,百亿补贴也升级百亿消费券活动,持续让利消费者。

春节期间,受“电商西进”的推动,“年货西进,特产东出”成为新趋势。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25年夜饭报告》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水饺、海鲜、坚果等订单量均实现翻倍增长,甘肃、内蒙等地的羊肉、牦牛肉、酸奶糕等特产也加快进入东部地区消费者的餐桌。

“我们相信持续投资和优化,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健康的电商生态系统,我们的努力已经收到了商家的积极反馈,我们会继续专注于高质量发展战略。”正如拼多多管理层所说,拼多多推出的一系列惠商举措,重构了整个行业生态,引领了电商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产业转型的当务之急探索出了新模式,为新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新机会。

赵佳臻表示,从行业维度,电商行业正在逐步向品质服务体验和创新方向转变,这对电商平台提出更高标准,拼多多对商家权益的重视、对新质商家的扶持和对供应链的深度变革投入顺应时代要求,长期看也将为拼多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长期回报。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