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不讲故事,直接开火

2025-04-25 18:25

百度的答案,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套递进式战略体系——模型迭代、应用爆发、底层标准三线并举,以“模型—应用—协议”的三重逻辑,重塑进攻阵型,力图在新一轮AI战争中夺回话语权。

2025年春,AI战场硝烟弥漫,局势突变。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中国大模型市场原有的脆弱平衡,行业中强堆流量、开源护航、先发优势等“防线”遭到动摇。随着短暂窗口期的结束,真正的“无护城河”时代即将到来。

进入2025年,大模型竞争进入残酷加速阶段。头部厂商几乎同时调转枪口,全面压上——比速度、卷性能、拼成本、抢应用。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悉数下场,在模型、平台、协议、生态四条主战线全面开火,每一个领域都是正面肉搏。这是一场零和博弈,牌桌之上,留给玩家的座位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5日,在武汉召开Create 2025 百度AI开发者大会。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用一场90分钟的发布会,给出系统化回应:当中国大模型进入“无护城河”时代,百度要如何打赢?

百度的答案,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套递进式战略体系——模型迭代、应用爆发、底层标准三线并举,以“模型——应用——协议”的三重逻辑,重塑进攻阵型,力图在新一轮AI战争中夺回话语权。

 

模型突围,重回第一梯队

作为AI战役的底座,基础大模型的性能与成本既关乎算力与技术实力,又决定了一家企业能否在AI战争中站稳脚跟、走得长远。

在Create 2025大会上,百度一口气发布了两款核心升级模型——文心4.5 Turbo与文心X1 Turbo,具备多模态、强推理、低成本三大特性。

 

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价格优势显著。文心大模型4.5 Turbo,每百万token的输入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3.2元,相比文心4.5,价格下降80%,仅为DeepSeek-V3的40%;文心大模型X1 Turbo,输入价格为每百万token 1元,输出价格4元相比文心X1,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再降50%,仅为DeepSeek-R1的25%。

李彦宏认为,当前开发者做AI应用的一大阻碍,就是大模型成本高、用不起。成本降低后,开发者和创业者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开发,企业才能够低成本地部署大模型,最终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的爆发。

截至2024年末,文心系列模型日均调用量突破16.5亿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超33倍,广泛渗透至央国企、金融、制造等高门槛行业。

前述两大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强调“效率优先”。

在技术路径上,百度强化了RAG和iRAG两项核心能力。RAG通过“理解-检索-生成”协同架构,提升了信息召回和生成精准度,在复杂问答和内容创作中优于竞品。iRAG则融合百度多年搜索技术与海量图像库,提高图像生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减少内容编造和“AI感”过重的问题。

百度在模型效率上的技术栈也值得注意。FlashMask动态注意力机制提升了长文本处理性能;异构专家机制解决了多模态融合中常见的梯度不均衡问题;结合时空压缩技术,百度模型可更高效处理长视频和图文混合输入,提升理解深度与生成稳定性。

与行业中其他重磅ai的打法不同百度显然打出了一种独特的“效率战术”:不是追求最激进的规模扩张,而是用性价比和落地能力,稳扎稳打重新占领高价值阵地。在全球大模型博弈进入“拼基础设施能力”的阶段后,百度不是最激进的玩家,却是“卷效率”最彻底的选手之一。

 

产品解决现实问题

模型不是终点,场景穿越、现实落地,才是兑现价值的唯一通道。

百度此次大会集中发布六款关键AI应用,展现了“智能体+工具链”的系统布局。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秀,而是一场面向未来AI主战场的武器展示。

首先是高说服力数字人,这不只是虚拟主播,而是剧本驱动、情绪调控、多角色协作的数字销售与服务系统,已在电商、金融顾问、游戏引导等高信任场景落地。

其背后由脚本驱动的多模态剧本引擎支持,具备情绪调控、手势语音同步、实时互动响应等功能,能根据直播间热度自动调度“助播”“场控”等AI角色,实现类真人的自然交流与超真人的稳定表现。

其次是“心响”App,被视为百度Agent战略的前锋部队。与传统AI助手的“对话式工具”不同,心响真正具备复杂任务拆解与执行能力。它集成了浏览器、代码执行器、图表生成器等组件,具备自然语言驱动的端到端任务流。

用户只需一句话,就能完成如活动方案生成、出行预订、投资报告撰写、财务汇总等流程级任务交付,是百度“可执行智能体”战略的第一张王牌。

作为开发体系中的生成入口,“秒哒”被定位为AI时代的开发界面。三分钟生成应用、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真正实现从“中心化开发”向“全民开发”的转变。

Create现场展示的案例中,一位陕西果农通过秒哒生成了苹果电商平台;一位退休工程师仅靠自然语言,快速搭建起用于小区管理的应用。

这意味着AI开发不再专属于技术人员,正在从“中心化垄断”走向“全民开发”,百度试图成为这个平权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产品是沧舟OS,由百度文库、百度网盘联合推出,它是全球首个内容领域操作系统。

它将文档、PPT、视频等素材进行结构化拆解,结合“知识库、记忆库、编辑器、播放器”四大工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模态生成”。在教育、企业知识管理、内容创作等高频场景中,释放出超越传统工具的效率价值。

百度正在铺设的,不只是一系列AI应用,而是一整套面向Agent时代的“AI原生操作系统”架构。其本质是在重构人机交互的入口,在逐步取代传统信息流、搜索框、文件系统、应用商店的角色。

从数字人到秒哒,从心响到画布OS,百度正试图以“智能体自治+工具生态”为新范式,拉起一条完整的Agent作战体系,在这场向AGI逼近的产业冲刺中,为自己赢得新的战略制高点。

 

底层协议MCP连接未来生态

在AI应用趋于泛化、模型能力快速同质化的当下,真正的产业护城河已不再是模型参数的比拼,而是“连接力”的竞争——谁能标准化调用资源、快速构建Agent网络,谁就拥有下一阶段的主导权。

在AI产业的下半场,连接标准才是决定版图的武器。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大模型上下文协议)正是百度给出的底层解法,也是一场关于AI标准制定权的野心下注。

李彦宏将MCP比作“AI时代的万能插座”,他表示“现在基于MCP开发智能体,就像2010年开发移动APP”。

这意味着统一接口规范,让大模型像插电一样即插即用地调用CRM、ERP、数据库、地图等外部系统,构建起跨模态、跨场景的Agent协同网络。其意义在于:让AI从“能用”进入“标准调用”、从“个体智能”迈向“系统智能”。

百度在MCP上的落子毫不保守,反而异常高调、激进——一方面,智能云千帆平台成为国内首个全面兼容MCP的大模型平台,且已经成为国内头部的MCP生态平台之一,不仅支持第三方Server接入,还发布了配套SDK与MCP广场,支持组件的标准开发与复用。

另一方面,百度核心业务如文心快码、百度地图、文库、网盘、电商检索等工具,已经批量转换为MCP Server形式对外提供服务,构成了第一个具备“应用可调用性”的Agent生态系统;

同时,百度搜索还启动了MCP Server的发现平台,构建类似“插件市场”的机制,为智能体匹配最优组件,形成从底层协议到上层应用的完整闭环。

在政务场景中,北京交管局与百度联手打造的“路口智能助手”是典型范例。依托地图MCP Server实时获取车流量与红绿灯配时信息,智能体结合大模型能力完成潮汐车道策略建议、信号优化等复杂任务。

过去需要交警依赖经验与多轮排布的工作,如今一句话输入就可得到多个方案,交互过程更像与系统共创,而非命令式操作。

在消费终端,三星手机接入百度文库与网盘的MCP Server后,用户可直接通过语音助手实现文档上传、摘要生成、内容问答等操作,这意味着百度MCP协议正逐步打通B端与C端,成为操作标准。

对比之下,字节跳动正尝试通过FlowSeed搭建其Agent生态,在飞书与即梦之间分层分域调度AI能力;阿里通义则更注重大模型与云基础的融合,强调工具层闭环。

但两者在“协议标准”层面的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缺乏类似MCP这样面向全栈打通、系统级输出的协议体系。

百度正在试图用MCP将AI世界从孤岛转为互联网络,不只是构建一个应用矩阵,更是抢占整个AI产业栈的底层操作权。这种从协议级发力的打法,或是新一轮AI战争中由下而上撬动话语权的关键筹码。

 

重估百度AI价值与战略

不同于外界对AI烧钱模式的固有印象,百度AI战略背后有坚实的财务基本盘。

2024年,百度经营利润达213亿元,较2021年翻倍,经营现金流连续四年稳定在200亿以上。智能云业务已经成为公司营收的新引擎,Q1大模型招投标中,公司中标数量和金额均位列行业第一。

自2025年2月起,萝卜快跑已在中国实现100%全无人驾驶运营,并在迪拜、阿布扎比、新加坡等地快速扩张。

之前据媒体报道,萝卜快跑率先在迪拜市区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并部署超过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还与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当地规模最大的无人驾驶车队。业界人士分析预测,2025年萝卜快跑在中东市场有望落地超过10000辆无人驾驶汽车。

资本市场也在“重新看见百度”。2025年一季度,“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Ark基金连续四次加仓百度,总持仓超1200万美元。她认为,目前全球只有三家自动驾驶公司实现了落地运营,分别是美国的Waymo和特斯拉,以及中国的百度。

摩根大通、交银国际等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认为AI业务将带动百度整体市盈率实现估值修复。摩根大通表示,百度股价很可能打开极大的上行空间,股价潜在涨幅为152%。目前,摩根大通、交银已上调百度目标价。

在AI应用趋于泛化、模型能力快速同质化的当下,真正的竞争焦点已转向“连接力”——谁能标准化调用资源、构建高效Agent网络,谁就掌握未来主导权。

李彦宏在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展现的AI战略可归纳为四点:穿越场景、穿透成本、系统协作、标准卡位。

他强调,模型本身不是终点,唯有找准场景、选对模型并掌握调优,才能打造不过时的应用。百度坚持应用优先,推动AI从炫技走向刚需。

持续降本也是核心策略。通过极限压缩推理与调用成本,文心4.5 Turbo和文心X1 Turbo以远低于GPT-4.5和DeepSeek R1的价格普惠开发者,打破应用推广壁垒。

在应用布局上,百度押注高说服力数字人和代码智能体,意图在电商、金融、开发者市场抢占高价值场景;同时,以“心响”开启多智能体协作,面向复杂任务交付时代。

底层连接上,百度以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统一接口标准,让大模型自由调用CRM、ERP、数据库、地图等外部工具,试图用协议优势撬动生态,重塑AI产业栈的底层秩序。

百度的打法,是系统作战、生态攻势、降本提效并举。在新一轮AI战争中,它要抢的,不只是模型性能的高地,更是场景渗透和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正如李彦宏所言:“AI时代的竞争从未停止,百度的机会在于不断进攻、不断领先。”面对未来的长期战争,百度的决心与布局清晰可见,这场回归一线的持久战才拉开帷幕,百度正在持续开火。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新科技】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相关热门新闻

请点击添加到主屏幕